梁希的人生智慧与道德品格魅力解析

发布时间:2019-03-25浏览次数:3文章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文字:摄影:责编:审核:

梁希的人生智慧与道德品格魅力解析

荆世杰

摘 要:本文试图通过梳理梁希先生的人生轨迹、林学教育、林业思想与实践、民主与科学活动以及他为新中国林业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解析其独特的科学追求、政治进步、社会关怀完美融合的人生,分析其在道德、学识、人品、才情等多方面的杰出表现,从多个角度,展示梁先生的丰富人生及精神风貌。

关键词:梁希;人生;道德;学识;品格;才情

人们都知道梁希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林学家、教育家、杰出的林业部门领导者,可是不仅如此,1958年梁先生去世时,九三学社主席许德珩致悼词,称颂梁先生“是一位热情的爱国主义者,是一位有骨气的民主主义革命战士”。这提醒我们要注意到他老人家的另一面。他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是地道的革命者、爱国者,晚年参与组织九三学社、科学工作者协会、参与建国大业,所以他还是一位政治、社会活动家、民主斗士;当然,梁先生还才华横溢,是文章大家和多产的诗人。这样一些角色,完美地融汇在梁先生身上,反映出梁先生超人的人生智慧,而其道德学识人品更为一时之冠,成为教师、学生、学人、林业工作者、科技工作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一代宗师。

一、梁先生的革命人生、林学人生、林业人生

我用这几个词来概括梁先生的一生,略显其不同时期的侧重,其实他的一生是三方面杂糅贯穿的。从年少时革命倾向的形成到为新中国林业殚精竭虑、死而后已,他的人生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这样划分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在一系列人生的节点上,梁先生为何做出了独到的选择。

第一个阶段:青少年阶段,是知识启蒙与基本的政治倾向形成阶段。

梁先生的家乡是地处浙江省北部的湖州。它东邻上海,南接杭州,北濒太湖,与无锡、苏州隔湖相望,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他祖居的双林镇是明清时期江南丝织业生产和丝织品集散中心之一,镇上居民多以“亦农亦儒,亦贾亦儒”为家训,儒学气氛十分浓厚。其先祖以经商起家,自祖父起归心儒学,成为一个典型的诗书传家、功名不绝、教习为业的士绅家庭。祖父虽曾入过官场,但后以授徒为业并创办了当地有名的蓉湖书院;父兄也均曾有过功名。父亲早慧,有“神童”之名,中光绪三年进士,曾任宝应知县及直隶州知州;其兄也中过举人。梁先生父亲英年早逝,上私塾时由其长兄梁煜启蒙,长大后就学于蓉湖书院。他自幼资质过人,才华出众,读书过目不忘,又勤奋好学,十五六岁就中了秀才,有“神童”和“两浙才子”之名。

1898年,适值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维新运动,梁先生就很认同,发表的政论惊世骇俗,在家乡一鸣惊人。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逼迫清政府签下空前的卖国条约,17岁的梁先生目睹清廷昏庸腐败痛心疾首。1905年,他下决心投笔从戎。梁先生鲜明的政治倾向的形成,显然与他受到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有关,因为中国士绅阶层历来有经世致用及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公车上书的主体是这些士人、举子,后来辛亥革命的主体恰好也是这些人。

第二个阶段:武备救国阶段。

梁先生进了浙江武备学堂,立志要用枪杆子拯救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学了一年卒业,因梁先生体格瘦弱,未能当选军官。但梁先生的学业水平是很高的,所以又在1906年23岁时被选派到日本留学。经过一年的预科学习后,为实现自己武备救国的夙愿,1907年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海军,同年加入孙中山先生在东京建立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这里,他和蒋介石的结义兄弟、同为吴兴人的陈英士——即陈其美结为盟友。梁先生当时很活跃,常在东京出版的《民报》上撰写诗文,宣传革命思想。留学海外、接受民主思想、参与革命,梁先生是“士”这个群体身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期摆脱愚忠、顺时求变的典型代表,他的志向选择是当时先进中国人的理性选择。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孙中山先生辗转回国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梁先生于1912年停学回国参加浙江湖属军政分府,从事新军训练。就在梁先生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湖属军政分府被撤销,新军裁编,军装、枪支均被收走。梁先生的盟友陈其美在上海被袁世凯谋杀,革命形势骤然逆转,梁先生的武备救国梦顷刻间被打碎了。

但他心犹未死,再次东渡扶桑学习军事。因不满日本士官学校学生歧视中国学生,改入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学习林科。梁先生由武备救国到科学救国、献身林业,有偶然的因素,反映出旧的民主主义革命的组织是散漫的、软弱的,前途也不够明晰,不能让他有足够的信心来走下去。选择科学救国,一方面是不得已而为之,另方面看也未必就行不通。这是他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转折。当然,梁先生也没有把对国家民族的关切放下,仍保留了对革命的向往及对国家民族社会的关注。不明确这一点,我们也很难理解其晚年的革命行为:“左”倾、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积极组织民主党派活动,发出对时局的声音,对未来的期望,最后与中共共谋建国大业。

第三个阶段:转学林学及以林业教学、科研为主的阶段,践行科学救国的理念。

梁先生在日本攻读的是林产制造学和森林利用学。经过三年学习,他于1916年回国,从此再也没有离开他热爱的林学、林业。他先后在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浙江大学农学院、中央大学农学院的林科任系主任及教员,期间还在1923-1926年辞职前往德国深造林产化学。

梁先生教书育人,从事林业科研,开拓新的学科,逐步成为和气象领域的竺可桢、地质领域的李四光等齐名的大师。梁先生自己是这样描述他的林学事业的:“我在旧中国教了30年的书,培养了那么多的学生,就是想改变中国林业面貌,想让中国的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当然,这个理想是没有实现的。”这也是他在政治上抛弃国民党的原因。因为他知道科学离不开政治,科学得政治之力才会发扬。科学工作者是无法逃避政治的,封建和科学是背道而驰的,要教政治适合于科学,必须反对封建。封建制度之下,科学绝不能发达。

虽然条件限制颇多,但梁先生仍然不止于“穷则独善其身”,与一批社会上的志同道合者倾向革命,支持学生投奔解放区,支持学生运动,乃至和学生一起战斗,以“天色快要破晓、光明就要到来”鼓励学生,甚至把生死置之度外,喊出“愿将鲜血荐黎明”的心声,向往新中国,走向民主。

梁先生究竟怎样走上与中共携手的道路?这是需要解开的一个谜。他早年是一个民主革命参加者,但毕竟与政治隔离二十多年了。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追根溯源试着来作一个分析:事情起自1938年,由于国共合作的达成,中共在国统区武汉出版了一份报纸《新华日报》。梁先生有个好友、中央大学的同事潘菽,原名潘有年,他的大哥潘梓年正是这份报纸的主编。潘菽是五四运动的积极分子,他的进步政治倾向影响到了自己的两个兄弟梓年和汉年,当时已都成长为中共重要的干部。通过潘菽,梁先生得以经常看到《新华日报》,逐渐被它吸引。又通过潘梓年这层关系,潘菽和梁希结识了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乔冠华等人,经常参加各种以纪念会、座谈会或者联欢会名义搞的进步聚会。1945年8月,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时,潘菽、梁希两人作为进步教授受到过接见。毛泽东的亲切接见,给了梁希等人巨大的支持和鼓舞,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对九三学社的筹备和壮大,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四阶段:为新中国林业建设、林业教育奠基,推动中国林业健康快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梁先生“达则兼济天下”,其林学思想得以付诸应用、林业领导管理能力得到发挥,为新中国林业建设、林业教育谋篇布局,推动了中国林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1949年5月上旬,梁希先生作为民主人士在北京参加了中央人民政府筹备会议。在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他提议成立林垦部。周恩来采纳了他的意见,并提名梁希为林垦部部长。梁希感到很不安,就写了一张条子送给周恩来:“年近七十,才力不堪胜任,仍以回南京教书为宜。”周恩来看后提笔写了一句话,鼓励他“当仁不让”。梁先生看了回条,激动地写下了:“为人民服务,万死不辞”交给周恩来。和他一同担任开国部长的皆是功勋业绩卓著的革命家、起义将领,皆一时之选。从此,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在林业领导岗位上为新中国的林业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为新中国林业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梁先生的一生无疑是成功的。他一直走在时代前面,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绚烂多姿:不仅达到了科学的高度,又极大地造福了社会,育人无数,改变了中国林学、中国林业的格局,影响深远。那么梁先生是怎样处理人生问题,而不至于在历史的迂回曲折中迷失,在名利的诱惑下放弃、在艰难困苦中改变的呢?可以说,他选择林学有一定的偶然性,而之所以扎根林学,深耕不辍,如果没有一种对国家、民族的爱、对社会的关怀,是无法做到的。因为你一旦进入林学的堂奥,你就知道林学、林业对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的重要性。这种基于民族大义、学术追求而来的人生,其非凡的意义是一切仅为稻粱谋、苍白庸俗的人生所无法比拟的。梁先生也因此能够在历史转折、民族复兴的关键时刻,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一生因此是顺应历史大势的一生,是追求民主进步的一生,是和中国林学、林业相始终的一生。

二、梁希先生的道德、学识、人品、才情

梁先生的学识,毋庸赘述。他对林业的认知,开拓中国林学,筹建林业高等教育,他的大林业思想、绿化思想以及接近现代生态思想的众多见解,都是引领时代的。

此外,我们学习梁先生的经历事迹,就会发现道德、学识、人品、才情等四个方面完美地契合,集至道大德、博学多识、完美人品、绝高才情于一身。他对国家的关切、社会的关怀、民生的关注来自哪里呢?有人说,为什么我的双眼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太过深沉。可能,也只有这样一个解释。如果没有对这片土地爱得如此深沉,没有对人民的一种血肉相连的感情,没有一种知识分子道义上的责任,我们就永远不会理解梁先生大爱大德的来源。

他有气节,1931年他婉言辞谢了中央大学校长朱家骅的出任中大农学院长的礼聘。他知进退,1916年他回国后在东北一家中日合资林业公司任职,很快了解到日本人把持大权,华人无可作为,遂愤然离去。1927年,当他重回已改名北京农业大学的北京农专后,目睹北洋军阀横行跋扈,人事牵扯太多,又返回杭州任教。当然,他也有坚持,就是对林学发展的执著和林业发展的鼓与呼。他在兼任浙江省建设厅技正期间,计划以一年时间调查全省山林概况,由此从夏到冬,跋山涉水,栉风沐雨,跑了五个专区,直到一脚扭伤才停止。他在这期间写的一些文章,如《西湖可以无森林乎?》,希望西湖种满森林,大庇天下游人,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反映出他绿化祖国的早期理念。他还对浙江山区的水土流失危害农业颇为忧虑,抨击反动当局不重视农业。他的桐油提取研究、木材防腐研究也都是回应社会需要的。台湾光复后,他两度赴台考察林业,跋涉千里,为台湾林业发展制订详尽周密的计划。新中国成立后他在林业部长任上的贡献更是无法一一历数了。他敬业,亲自带学生作林产化学的试验,一笔一笔工整地书写讲义。他有爱心,爱他的每一个学生。有个学生充满深情地回忆,八年抗战在重庆,他没有一个亲人,也没有往老家寄钱,除了基本的生活费,他都把钱攒起来,留给他的学生出国留学求取知识。他主持正义,浙江大学主事者受国民党元老陈果夫指使排挤他的老同事农学院院长许璇,请他继任院长,他宁愿辞职。这才来到了中央大学森林系。

他追求进步,有见识、有胆识,勇敢参加政治活动。抗战后期,他在重庆已开始介入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活动,鼓励学生进步,保护进步学生。最后,他知顺时势,抗战期间,他接触到《新华日报》,从此一见倾心,几乎到了“饭可以一日不吃,报不可以一日不读”的地步。1941年初,国民党背信弃义,发动了臭名昭著的皖南事变。梁希先生得知后心情沉痛,食不甘味,向陈晓原(当时在重庆负责与梁希先生联系的地下共产党员)要求说:“你能不能转达周恩来先生,设法送我去西安,然后徒步去延安。”中共地下党考虑先生年老体弱,而且他已是社会名人,路上安全难保,未同意他的要求。梁希先生去延安的要求虽未实现,但思想认识却已进入新的境界,从此积极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努力接近中共拥护中共。即使在成立九三学社以后,他也知道单凭民主党派的力量不能改变中国,保证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梁先生的人品突出表现在他的教师职业中。他执教30多年,身体力行,为人师表,治学严谨,道德高尚,是深受人们敬仰的一代宗师。他讲授的课程都是自己编写教材,这些教材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层次分明,富有条理,使人易学、易懂、易记。学了之后,能获得明确的概念,为以后参加工作和继续深造打下良好基础。每次上课他都认真备课,对一些复杂疑难问题,他总是提前到教室认真写在黑板上。上课也非常认真,清晰明了,言必有据,重点突出,板书工整。梁希先生重视实验,亲临指导。对一些难于操作的实验方法,则逐个手把手地传授给学生。梁希既对自己严格,对学生和助手们也同样严格。工作上出了差错,他严厉批评,毫不客气。他不允许上课、上班迟到。按时工作和珍惜时间,是他一贯恪守的准则。

梁先生关心爱护学生,在学习上诲人不倦,在思想、生活上无微不至。他教导学生,人生学习求知,好比建高楼大厦,必须先坚地基,然后博览群书,集思广益。而且还教学生为人之道,他说,要以人民利益为重,切戒利欲熏心,要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决不要有任何骄傲、夸张。对学生出国深造,他给予支持,并教导他们安心学习,不忘祖国。1945年8月,吴中伦赴美留学前,梁希赠诗一首:“大火西流七月光,碧天无语送吴郎,定知三载归来后,沧海茫茫好种桑。”1948年9月,上海《科学时代》月刊曾刊载署名黎集的文章《中国林学的导师——梁希先生》,称赞梁先生是“追求日新的白发青年”,赞扬他淡泊的胸襟,正直的气概,朴实无华的生活,说他“永远是年青的”

新中国成立后,他作为一个民主党派的部长,与林业部党组的关系十分融洽,他尊重并信赖部党组,与几位党员副部长默契配合,亲如手足。部党组也一直把梁希先生看成是党的一家人,请他列席党组会议,听取他的意见,共同研究问题。

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平生写下许多充满激情的诗篇。他对林业的重视,也在这些诗文中表现出来。新中国成立前,他发表了《民生问题与森林》、《西湖可以无森林乎?》等文章,唤起全社会都重视森林、关心森林。1946年在《林钟》杂志的复刊词中,他告诫人们:“林不茂,则水不利,风不调,雨不顺。”还为我们留下了“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的千古名句,表达了先生对中国林业未来的美好憧憬。梁希写下的诗文中,佳句众多。如“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新中国的林人,同时也是新中国的艺人。”1956年,他在《青年们起来绿化祖国》一文中进一步提出了“要绿化村庄,绿化道路,绿化河岸,绿化城市。要绿化中国的山,从而绿化中国的水”。梁先生营林思想的要旨是全面造林,彻底消灭荒山、绿化全中国,争取做到“全国山青水秀,风调雨顺”,从而实现他早年就提出的:“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的理想。1958年9月辞世前夕,《人民日报》发表了他最后一篇文章《让绿荫护夏,红叶迎秋》,文中写道:“绿化这个词太美了。山青了,水也会绿;水绿了,百川汇流的黄海也有可能渐渐地变成碧海。这样,青山绿水在祖国国土上织成一幅翡翠色的图案。”这是先生最后的心声,也是他一生的钟爱。

综上所述,可知梁希先生是一位杰出的学者,有骨气的民主战士和杰出的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的真诚朋友。他横溢的才华、精深的学识、崇高的品德和昭著的业绩,令他成为了一个时代和行业的标杆。今天我们学习他,就是要弘扬他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爱国爱民、献身林业、追求真理的精神,在政治上追求进步,在学术上求实创新,敢于创造中国式的林业科研方法;在工作上敬业勤恳,致力于中华振兴;在生活上艰苦朴素、乐群助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南京林业大学在中国林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使梁先生开创的林学研究、林产化工、林业建设工作发扬光大,为新时期的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南林人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单位:荆世杰,南京林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

(责任编辑 朱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