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 好心奶奶

发布时间:2020-09-18浏览次数:0文章来源:南林大博物馆档案馆文字:摄影:责编:审核:

掏钱给一名素不相识的特困生的举动,

源自老奶奶内心的善良。

钱虽不多,却能让学生感到校园的温暖。

事虽不大,却使这个校园充满家的温馨。

老奶奶的形象已成我们心目中的永恒。

好心奶奶,这已经不只是一个人的名字,

她成为了我们学校爱心助人的符号。

 

至今未寻找到的好心奶奶

 

 南林报编辑部收到了刘敏超同学的一件特别稿件——寻找好心人的来信。信不长,但余味无穷。本报编辑部的同志在看到这封信后,都发自内心的感到了一种心灵震憾,非常感动。刘敏超同学所遇到的这件事,再一次向人们展示了我们南林人博爱的胸怀。让我们感受到了校园大家庭的温暖。我们也同时感到了作为南林人的骄傲。不只是刘敏超同学,我们也非常想找到这位老师,代表所有的南林人向她说声谢谢。我们把这篇文章在重要位置刊登出来,希望广大读者和我们一道帮助刘敏超同学,共同寻找这位好心人。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在这位普通老师的不平凡的举动感染下,我们所有的人都能深受教育和鼓舞,为建设和谐校园奉献更多的爱和力量。

 

 敬爱的校报编辑部老师:

 你们好!

 我是南林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二的一名学生,也是南林报的一名学生记者。寒假期间发生的一件让我终生难忘的感人故事,开学一个多月来,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忘怀!现在,我知道学校正在开展评选感动南林平凡人物活动。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向校报编辑部一吐我自己的心声.寻求得到校报编辑部老师的帮助。

 今年寒假,在同学们背上行囊都踏上回家的旅程时,我选择留在学校勤工助学。2月13号的上午,我按照校报老师的要求,和预先约定好要来我们学校采访学校新闻的两位江苏教育电视台的记者见面,负责带领他们寻找采访对象。就在我站在道路边静心等待的时候,一位步履蹒跚满脸慈祥的老奶奶朝我走过来,并亲切地和我打招呼。我清楚地记得,她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学校都放假好长时间了,你怎么还不回去啊?”我也笑着回答:“老奶奶,我寒假留在学校勤工助学的。您需要什么帮助吗?”老奶奶开心的笑着说:“没事……没事……,今天阳光很好,我出来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你老家离南京很远吗?”“不远的,就在常州!”我也笑着说。在我转身看两位记者有没有来时,老人从口袋里拿出一沓厚厚的钱,我当时完全没有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老奶奶说:“我知道你家里的情况肯定不是很好,要不然也不会留在学校过年都不回去了,我是学校的退休老师,有一些收入,花钱的地方也不多。这些钱你拿着吧……”。我清楚地看到,她拿着这些钱的手略微有些颤抖。对这突如其来意料之外的感动我不知所措,眼睛里流下了一股忍不住的泪水。我深深地感到那天温暖的朝阳一下子照到了我心灵的最深处,世间处处都存在让人温暖的真情,处处都有让人幸福的关爱。“老奶奶,有您的这几句话就心满意足了,但我不能接受您的钱,您可以把钱捐助给那些更需要的同学。”我依然微笑着说。“你是不是嫌我给的这些钱少了,我有儿女们孝顺,还有退休工资,不愁吃穿,可是你们还在读书,没有收入,家里又不富裕,钱虽然不多,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老奶奶边说边把钱塞到我手上,但是我没有接受。正在这时接受采访的同学和记者来了,我便忙和老奶奶挥手道别了。

 一直以来,我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家庭的不富裕和生活中种种困难,让我曾经对这个社会有所偏见。一个素昧平生、年逾古稀的老人,主动地象家人一样的用心关爱我,让我在冬天里体会到春天般的温暖。这是在我的生命里真正能铭刻于心的感动,我感觉我已经接受了比钱更无价的关爱和铭记一生的感动。这位老奶奶用她的行动告诉了我什么是人间的温暖,什么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朴素情怀。遗憾的是,对于这样一位把爱无私奉献给我的恩人.我却还不知道老奶奶的名字,因为时间仓促我当时甚至没有来得及当面郑重的对老奶奶说一声“谢谢”!我在校园里寻找过很多次,但一直都没有找到这位好心人。我真切地恳求能通过校报编辑部帮我找到这位老奶奶.同时,我也郑重希望通过校报编辑部向感动“南林人物平凡人物”组委会推荐这位老奶奶,我觉得这位老人就是让我感动的一位南林人。

刘敏超

 

  本报编辑部收到刘敏超的来信后,以最快速度在校报重要位置上进行了刊载,并组织多名学生记者进行了寻访。学生记者到离退休处,到校园,到居民小区,到老同志集中活动的地方,到校园的各个角落……进行了寻访,也搜集到了很多线索。学生记者先后拜访了校园内多位老师和老同志。但遗憾的是,我们至今为止,仍然没有找到刘敏超同学要寻找的老奶奶。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我们虽然没有寻找到这位老奶奶,但是我们在寻访过程中,找到了很多具有同样品质的老同志,听到了在校园内发生的许多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我们这个和谐校园充满爱。在我们心中,好心奶奶,正是我们学校一大批默默关爱年轻人的老同志。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