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擎着奥运火炬,她跑过人生最闪光的一段路程,
记忆将庄严的时刻永久地珍藏。
参加奥运火炬传递,不只是个人的光荣,
也是全校师生的荣誉。
于是,她作出神圣的抉择:
把火炬捐赠学校,让奥运精神在全校传承和弘扬。
她的名字,和奥运火炬和中华民族实现的百年梦想,
一同走进了南林大的历史。
奥运火炬手的情怀
——记体育部体育教师钱澄
“载着奥运火炬手的8号车,在北京西路江苏省教育厅大楼前面的马路上缓缓停下。我是车上第一棒火炬手,从著名滑冰运动员叶乔波的手里接过了祥云火炬。这支漂亮的火炬只有700克重,可我心里觉得很沉很沉。我双手紧握着火炬不敢松,生怕把它掉到地上。因为这火炬是神圣之物,承载着太多的内涵,太重的希望。”
“车门开了,顿时,一股排山倒海的声浪涌进来:‘中国,加油!奥运,加油!四川,加油!’我下了车,高擎起火炬,向马路两边的市民致意。‘193,加油!193,加油!’人们不知道我的名字,热烈地呼喊着我的奥运服上的号码。此刻,我只觉得全身热血沸腾。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呼喊声,我的全身仿佛融化在声浪里,忘记了自己……”
前不久的一天下午,身着咖啡色运动服的体育教师钱澄,兴致勃勃地回忆了参加奥运火炬传递的详情。她很健谈,语速较快,白皙的脸庞因兴奋而微微泛红,那双晶亮的透着灵气的大眼睛,让你感受到她身上有一股青春勃发的朝气。
身为一名市民,钱澄怎么会幸运地成为奥运火炬手?这与她多年来和体育运动结下不解之缘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小和体育结缘
钱澄一家几代人都是体育爱好者。外公曾当过小学体育教师,外婆每天把电视锁定在体育频道,母亲喜欢打乒乓球,父亲多年来不分冬夏每天坚持晨跑……耳濡目染,钱澄从小就爱上了体育运动。上小学三年级时,钱澄代表成贤街小学到我校参加玄武区中小学生运动会,一举夺得女子跳高儿童组冠军。
小钱澄体育的天赋日渐显现。她小学六年级时,参加省少儿武术比赛获得第三名。因有体育特长,她被保送到五十中。高中毕业,考上了南京体育学院。体院毕业后,钱澄在江苏教育学院当健美操专业教师。在体育事业上顺风顺水的钱澄,是个不满足现状的人,她执着地追逐着自己的梦。2005年4月,在家人的支持下,她毅然辞职去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攻读体育管理硕士。
机遇垂青执着者
2006年3月,北京奥组委开始选拔奥运会志愿者,父亲在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身在异国的女儿。钱澄上网查阅,志愿者报名后将从3月到6月进行6次考试,她学业正紧,无法回国,只得作罢。
钱澄一直关注着北京奥运,渴望能有机会到奥运赛场工作一段时间。2006年底,钱澄放假回国,利用这个机会打电话给奥组委人事办公室,但一直联系不上。当一名奥运会志愿者的机会再次和钱澄擦肩而过。
机遇总是垂青执着者。2007年夏天,南京奥运火炬手开始报名,钱澄随即从网上下载了一份报名表,填好后寄给了省体育局,并附了一份详细介绍自己情况的简历。也许正是这份简历,使体育局的领导看到了一位年轻姑娘对体育运动的多年挚爱和真情追求。9月30日,省体育局通知钱澄第二天参加奥运火炬手的培训。
10月1日一大早,钱澄到奥运火炬手培训班报到,发现参训者多是各行各业有成就的人物,钱澄在他们中间年龄是最小的,她深深地为自己庆幸。
经过半年漫长的等待,2008年3月,省体育局正式通知钱澄成为奥运火炬手。钱澄终于梦想成真!
此前,钱澄学成回国找工作。2007年4月,她在我校顺利通过了面试,成为体育部的健美操教师。钱澄兴奋地说:“南林大是我的福地!我小学时在这里参加过比赛,拿到了女子儿童组跳高冠军,今天我又成为南林大的体育教师,说明我和南林大有着不解之缘!”
人生一段闪光的路程
最激动人心的时候终于到来了。
2008年5月29日上午7点,奥运火炬传递开始。载着208名火炬手的车队,浩浩荡荡地行进在市区的马路上。车队到哪里,哪里一片欢腾。欢乐的人流,兴奋的笑脸,如潮的旗帜,震天的呐喊,展示着一个民族对奥运的支持。
钱澄坐在最后一辆车上,目睹了火炬传递过程中令人振奋的场景。令她开心的是,同车共行有诸多名人:叶乔波、孙玥、胡卫东、高圆圆等,这些明星以前都是报纸上见名,电视上见人,想不到今天能和他们零距离接触。
钱澄下车进行火炬传递时,面对五星红旗和奥运旗帜,面对如巨浪翻腾的欢呼声,面对那数不清的摄像机、照相机,钱澄心潮起伏。此时,她的家人、亲友正在不远处高声呼喊着为她加油鼓劲。当可口可乐公司的花车载着南林大学生组成的啦啦队,驶过钱澄的身边时,学生们齐声高喊:“钱老师,加油!”“钱老师,加油!”钱澄的热泪夺眶而出。
在火炬传递中,钱澄按规定跑了61米。她高擎火炬,迈开双腿,步伐敏捷而轻盈。每一步,牵动着马路两旁成千上万市民热情的目光;每一步,火热的青春和神圣的火炬一同燃烧。短短61米,成为钱澄人生途中一段闪光的路程。
特殊的捐赠
我国设计制造的奥运火炬是历届奥运会最漂亮的,重量也是最轻的。舒展飘逸的祥云,精美大气,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一件很有价值的工艺品。
有人对钱澄说,奥运火炬非常难得,你可以把它留作传家宝。
还有人对钱澄说,你把火炬拿到网上去卖,能卖好几万呢。
面对这些说法,钱澄都坦然地一笑了之。
其实,关于这支奥运火炬的归宿,钱澄早已考虑好了。
一天,钱澄对父亲说:“我想把火炬捐赠给学校。”她认真地跟父亲谈了自己的想法。
“我支持你的做法。”了解女儿的父亲当即表明自己的态度。
2008年10月20日下午,北京奥运火炬手、体育部教师钱澄“祥云火炬捐赠仪式”在机电院二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大厅内座无虚席。
就要和火炬告别了,头天晚上,钱澄用柔软的绒布一次次地擦拭着火炬,直到火炬锃亮锃亮,一尘不染。火炬上的祥云,永远飘在钱澄的心里。
捐赠仪式上,钱澄充满感情地说,这支奥运火炬有着特殊的意义,表明了我们南林大曾为北京奥运作出贡献。把它捐赠给学校,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它,用它的精神激励我们做好工作。再说,奥运火炬手不只是个人的光荣,更是学校的荣誉。
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钱澄捧起火炬,郑重地送交到叶国英副校长手里。叶副校长代表学校接受了这份特殊的捐赠。她和钱澄共同擎起祥云火炬,几百双兴奋的眼睛,见证了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
随后,王国聘副校长向钱澄颁发了荣誉证书,全场又一次掀起如潮的掌声。
那些日子,火炬一直在钱澄的身边,天天守着它。当捐赠仪式结束后,工作人员把火炬装进专用的盒子里准备带走的刹那间,一种难以言状的感觉突然涌上心头,她心里一酸,差点哭了。“现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想知道火炬存放在什么地方,特别想再看它一眼。”钱澄的声音有点颤抖。
现在,钱澄开车路过北京西路时,火炬传递的沸腾场面就会浮现在眼前。
从校园开始新的传递
奥运火炬传递已经过去快一年了,钱澄心中的热情未减,她将奥运精神传承到工作中。
她说:“我们国家发展的不仅是竞技体育,更重要的是推动全民运动。作为一名奥运火炬手和体育教师,我现在要用更多的精力推动全民健身,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学生,让他们对运动产生兴趣,养成运动的良好习惯。”
28岁的钱澄,带领学生从校园做起,逐步走向社会,进行一场宣传健身强国观念,发动广大群众参与,推动全民运动的新的传递。
(原载2009年5月11日《南京林业大学报》 袁路沿 公秀琴 吴鑫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