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 新长城自强社

发布时间:2020-09-18浏览次数:0文章来源:南林大博物馆档案馆文字:摄影:责编:审核:



为了一只爱心包裹,他们不言放弃

——新长城自强社善行100活动纪实

  

    2014年,我校学生处大学生资助中心新长城自强社在善行100”活动中,募集善款11万多元,100余名志愿者获得中国扶贫基金会发放的一星级善行100志愿者证书,劝募金额和志愿者人数综合排名位居全国第18名。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以来,自强社组织700多名志愿者上街劝募,累计募得善款30余万元。

  走进大学生资助中心的社团办公室,一排排鲜红的国家证书摆满了玻璃壁橱。善行100”是中国扶贫基金会组织的爱心包裹项目,主要通过志愿者劝募的方式筹集善款,每收到100元捐款后,中国邮政将寄一个包含各种文具的爱心包裹给山区的孩子。每本证书凝结着志愿者们的汗水和欣慰;每本证书都饱含着山区孩子的微笑和快乐;每本证书的背后,都有一串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劝募到第一个100元,她激动得双手有点颤抖

  曾申英,一个瘦瘦的,笑起来带着浅浅酒窝的大一女孩,她不仅是位初来乍到的新生,还是善行100”活动的领队。

  曾申英回忆起劝募到的第一个100——那是她最难忘的一次经历。那天,她在夫子庙,看见一名30岁左右的男子坐在花坛旁休息,她便上前劝募:

  先生,您好,我是南林大的学生。我们在做一项公益募捐活动……”

  男子没有打断她的话,曾申英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她一鼓作气,把前天晚上背熟的话一股脑儿说了下去。十分钟后,她用期待的眼神等待着男子的答复。本以为男子会询问活动的细节或是直接答应,却见男子上下打量了她一眼,斜着眼吐出一句: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学生?

  曾申英顿时涨红了脸!她这才注意到,自己今天出来挎了一只单肩包,身穿绿色镂空衫,加上之前口若悬河的表现,难怪会让别人对她的身份产生怀疑。这当头一棒让她措手不及,说了这么多,竟然因为自己着装的疏忽,眼看就要错过一个本可以劝募成功的机会!

  曾申英无奈,但她不愿因自己的错误,使善行100”活动遭到人们的质疑。她动情地说:我们每一笔捐款都是公开透明的,您也可以查到每一笔捐款的去向……您可以不相信我,但请您一定要相信这个活动!说罢,随即掏出了活动证明材料,男子神情缓和了下来,从钱包里掏出了一张100元。面对这来之不易的信任,她接过100元激动得双手微微颤抖,连称谢谢!

  从这以后,每次出去做志愿者,曾申英总是把学生证揣在衣兜里。每当有队员因劝募不到包裹心情沮丧时,曾申英都会通过自己的故事宽慰他们。

他紧随路人劝募捐,边走边讲几百米

  记者见到自强社负责人朱恒志时,他正忙着向北京自强社总会申请延长一星期的劝募活动时间。

  在担任社团干事时,朱恒志就参加过善行100”活动,对劝募艰难感同身受。有一回,他在新街口邮局前劝募时见到一位中年男子,看上去文质彬彬,便决定上前劝募。刚开始男子并不搭理他,他安慰自己:只要坚持下去,一定有戏!

  他步步紧跟男子,走一路,劝一路。头顶火辣辣的太阳,天气干燥炎热,他一步也不落下。男子走得急了,他就加快步伐;男子走得慢了,他也跟着慢下来。不知不觉走了几百米,直到碰上红灯时,男子无奈停住了脚步。

  先生,您想想那些山里的孩子,这100元对于我们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他们而言却能大大改善学习条件!您可能也有孩子,将心比心……”这时男子沉默不语,突然转过头:我不相信公益,但我相信你!说着从皮包里掏出了1100元现金,却不肯留下姓名。

  朱恒志手捧着这100元钱,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他朝男子深深地鞠了一躬:我代表山里的孩子谢谢您!男子连忙摆摆手,不用不用……”

  握着100元钱,朱恒志这才感觉嗓子干得快冒烟了,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一身志愿者服,担心进商店万一造成误会反而影响了志愿者的形象,他咽了口唾沫忍受着口渴,继续奔走在街头。回到学校已是3个小时以后,他买来一瓶矿泉水,仰起脖子,一口气咕咚咕咚喝了个瓶底朝天。

劝募是对信心和意志的磨练

  劝募是件说起来轻松,做起来难的事情。让人捐出二、三十元善款容易,一次拿出100元就难了。面对质疑的目光,听着冷嘲热讽,自强社的同学气过、哭过,但他们擦去委屈的泪水,转身又以灿烂的笑脸出现在路人的面前,因为他们有个共同的心愿:为了贫困山区的孩子。

  报亭负责人阮涛说:劝募过程是对意志的历练,增強我们在挫折面前的勇气和信心。

  在报亭勤工助学的学生共有170余人,一半以上都曾参与过劝募活动。今年善行100”劝募金额最多的一次就是8位报亭志愿者的共同成果。那天,天气闷热,志愿者们顾不上口干舌燥,一上午不断地劝募,每人带的矿泉水早就喝光了。功夫不负苦心人。一个上午,他们就募集到了2500元。

  当被问及劝募成功的秘诀时,报亭负责人阮涛淡淡一笑:没别的,就是多尝试!我没有统计过,但我一个上午肯定问了两百来人。说着,阮涛回忆起那天的劝募情节。随着他的讲述,一幕幕场景呈现在记者的眼前:

  阿姨,你好。我们是大学生志愿者,在劝募善行100”爱心包裹,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一份爱心吧……”中年妇女摆摆手,我们是来旅游的!说着匆匆离去了。

  阮涛转身对着下一位路人劝道:姐姐,我们是大学生志愿者,在做一项公益募捐活动……”“我暂时还没有能力!年轻女子抿了抿嘴,流露出些许无奈。阮涛微笑着点点头,打扰了!

  接二连三被拒绝后,阮涛喝两口水,再次上前。先生,您好。我们在募捐爱心包裹……”“我赶时间,没空!说着男子加快了脚步……

  虽然有些人拒绝捐款,但社会上乐善好施的人还是很多的。阮涛有一阵子站在江南贡院的门口连续向路人劝募,售票口的阿姨盯了他半天。见他忙活好一会儿路人都没有回应,便好奇地凑上来询问。当售票阿姨得知是在做公益募捐时,她立马掏出了100元塞在阮涛手里。阮涛还遇到一对从北京来旅游的退休夫妇,他们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十分和蔼。当他们得知阮涛作为大学生志愿者,义务为山里的孩子劝募时,欣然掏出了100元。

  在开展善行100”活动,积极援助贫困山区孩子的同时,自强社的同学还牵挂着身边的弱势群体。2014年,自强社组织150余名志愿者,为自闭症患者送去家庭的温暖。自2007年以来,共有800余名志愿者参与阳光家园活动,80多位自闭症和智力障碍患者通过帮扶,掌握了基本的生活技能,并学会制作简单的工艺品,获得一定的收入。

(学生记者  马晨晨 邓凯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