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地震灾区群众满意是我的本职”
——记1997级校友、西藏吉隆县扶贫办主任南木加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8.1级地震波及了中国西藏距离震中只有43公里的吉隆县。当时正在吉隆镇下乡工作的吉隆县扶贫办主任南木加顿时感到天旋地转,大地剧烈地晃动,他无法站稳,只得蹲下。周围钢筋混泥土框架的房屋上,瓦片和瓷砖纷纷掉落,而土木结构的民房则顷刻间倒塌。这是他生平第一次遇到地震,瞬间大脑一片空白。人群惊恐地叫喊着,四处一片混乱。他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后,第一时间想到了镇上的群众,便冲向了不远处的农户聚集区。
扶贫办主任下乡三年的日常工作
南木加是南林1997级的木材加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做了整整3年班长。毕业后,他回到了家乡西藏,先后在吉隆县民政局和扶贫办工作,现任扶贫办主任。
吉隆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与尼泊尔相邻,辖2镇4乡,总面积9300平方公里,全县人口15295人,其中贫困人口4080人。
扶贫办主要负责制定中长期扶贫规划并上报,根据实际需求申报扶贫项目,在批复后组织实施,并监督检查,开展贫困户建档立卡和监测等工作。办公室共7人,南木加任主任,由于没有副职,办公室的大小事情由他全权负责。平时,他下乡了解群众致贫原因及脱贫愿望和发展思路,每月赶到490公里外的日喀则市衔接相关项目,汇报工作。
下乡是扶贫办主任的日常工作。在下乡过程中,南木加深入村居了解群众疾苦,联系乡镇、村干部一起验收根据扶贫项目购买的物资,并向群众分配,指导签字画押。然后在村里召集群众和村干部开会,说明物资的来源、采购情况、数量、资金、用途和管理办法等。各个乡镇之间的距离遥远,路途崎岖,来回奔波十分辛苦,各项内容琐碎而繁多,这却是扶贫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环。
地震发生第一时间,他陪着农户挨家寻找失联的母亲
地震发生后,南木加在第一时间赶到了500米开外的农户聚集区。空中弥散的尘土仍未散尽,四周一片狼藉。在得知聚居地没有居民死亡或重伤后,南木加稍稍宽了心。但当地有不少农户不顾余震不断,硬往废墟里闯,想抢出家中的贵重物品,他们被南木加和他的同事们死死拦住。南木加反复劝告所有群众千万不要回到已经倒塌的房屋中去,也不要靠近任何受损的楼房。
一位刚从地里回来的农户无论如何也不听劝阻,执意冲向危险地带,一问之下,原来是寻找留在家中的老母。南木加决定冒险陪他挨户查找,令人失望的是他们并没有找到农户的母亲。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暂时放弃搜救,撤回到空地上。但他并没有忘记这件事,之后他密切关注这位失联的母亲,最终确认她已安全撤离,他悬着的心这才放下了。
地震过后半小时,南木加组织大家转移到安全地带。村民们的情绪相当不稳定,为解决他们当务之急,安抚情绪,南木加一边从各个商店收集食物和饮用水到安置区,分发给群众,一边给群众做思想工作,群众渐渐平静下来。在待命的时候,他才感到撤离时扭伤的右脚隐隐作痛。他活动几下觉得并无大碍,心想忍一忍就过去了。
地震时南木加正在乡下调研,地震发生后来不及回家取洗漱用品和换洗衣服,由于震区交通不便等原因,4天后才收到家里托人辗转带来的日用品。
灾区信号塔受地震影响损坏,导致手机联络极为困难,晚上7点,南木加终于接到了来自救灾指挥部的通知,瞬间又把疼痛抛在了脑后。
清障、运送物资直到凌晨三点,极度疲惫的他躺在车上睡着了
这天晚上,按照指挥部的计划,南木加带领20名公安干警以及3辆货车、1台挖掘机,赶到吉隆县城和吉隆镇之间的公路上接收从县城运来的救灾物资。终于有望得到外界的援助,南木加顿感欣慰。然而,天空不作美,断断续续地下起了小雨。雨虽不大,却增加了众人心头的恐惧。地震的冲击让土地变得松软,而降雨又加剧了这一情况的恶化,塌方随时可能会发生。远方山谷间黑暗中时不时传来的隆隆声,南木加时刻保持着警惕。
在和县城车队碰头的路途中,南木加遇到了第一个塌方点。塌方面积较小,但有一块2米高的顽石挡在路中央,无法搬动,只能用挖掘机一点一点敲碎后运走。眼见路障一时间无法移除,南木加当机立断兵分两路,自己先徒步绕过塌方点,勘探前方路况,迎接车队。不久后他遇到了前来增援的救灾物资运输队,在前后密切配合下,终于疏通了这条连接县镇之间的抢险要道。整个清理工作一直到深夜12点才结束,这期间,不时有碎石从山坡上相互撞击着滚滚而落,队员稍有不慎就会被砸中,随着它们一同落入汹涌的吉隆藏布河。
公路打通后,大部分救援车立马赶往吉隆镇安置点输送物资,南木加带一批救援队马不停蹄地赶向桌唐、热玛村,向共计371名受灾群众发放帐篷等救灾物资。随后又立马赶往吉隆镇安置点报到,这时已是次日凌晨3点。极度疲惫的南木加躺在车上睡着了。
他拖着扭伤的脚,六天里给五个村庄送去救灾物资
4个半小时后,南木加按计划与救援队一起赶往重灾区萨勒乡开展救援。前往萨勒乡需翻过一座大山,此时的公路已大面具受损。他们边修路边前进,足足用了7个多小时才到达了萨勒乡。灾区的主要困难是急需帐篷和食物。在接下来的6天中,南木加按个儿地给5个村庄送去物资。在安置点时,他负责帮忙装卸物资和搭建帐篷。夜晚,南木加在帐篷里与同事开会,总结当天的工作,讨论分析存在的困难,并且安排第二天的工作,天天忙到深夜11点钟。初春的藏区,积雪还没融化,南木加因临时奔赴震区,没带足够的衣服,每天冻得瑟瑟发抖,可是他依然坚守在抗灾一线。
正是在这段时间,他扭伤的脚因为长距离奔走和缺乏休息,痛感日益明显。终于有一天,在去一个最远的村庄前,他考虑到自己脚伤,担心影响工作进度,只得把伤情如实汇报给了时任救灾指挥官的副县长,副县长劝他马上回县里疗伤。他权衡再三,最终不舍地从救灾第一线上退了下来。
南木加告诉记者,那几天晚上,自己经常梦见地震。他把对第一次遇到地震的恐惧全都藏在了梦里,把所有精力调到白天的救灾工作中去。他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不管是扶贫或者救灾,让灾区群众满意是我的本职,也是对我最大的奖励。”地震后,他说他深深体会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和强大。正是因为有南木加这样的干部,才能让这份温暖和强大被每一个灾民深切地感受到。
(季风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