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教研初心的林业机械“领头羊”
——记第七届感动南林人物、机电院周宏平教授
近日,机电院周宏平教授当选第七届感动南林人物。如今已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他仍然很忙碌,几经周折,记者终于在11月2日的午后采访到了他。
比往日略显憔悴的周宏平精神很好,一如既往的谦逊平和,就在这个温暖的午后,向记者回忆起他30多载的教学科研之路。
培养学生:一直倾情付出
1983年,带着对机械的一腔热爱,周宏平高考志愿填报时果断选择了南京林业大学林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并以优异的成绩于1987年毕业留校任教。
33载悠悠教学路,周宏平对三尺讲台始终怀揣着一份真挚的热爱。
"周老师工作格局大,思路开阔,同时又非常严谨细致,教学和科研都是如此。"周宏平团队成员,机电院茹煜教授和张慧春教授在他的指导下,已一步步地从一名助教成长为年轻的教授。抚今忆昔,最令大家难忘的还是周宏平对教学初心的坚守。
尽管行政事务多,周宏平始终坚持给本科生上课。他擅于用科研反哺教学,用自己产学研过程中的生动例子讲解给学生,他的课和报告常常座无虚席,甚至过道也挤满了学生。每年毕业季,甚至已是院长的周宏平还会抽出时间,与一些毕业生一对一地交流谈心。如今毕业在外的很多机电院学子,回忆起美丽的母校时,眼前不时浮现的是和蔼可亲的周宏平的身影,那份来自母校的贴心关怀温暖着他们。
30多年来,对于培养学生,周宏平一直倾情付出。
张慧春教授至今仍然记得,2003年11月,周宏平带领学生团队参加第八届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为此团队已经奋战了一年,临出发前2天,程序却出了问题。那天,团队所有人员一起研究解决办法到深夜12点,熬不住了回宿舍睡觉了。凌晨5点,她在睡梦中被电话惊醒,周宏平打来电话:"可能是色彩阈值出了问题,你把它调一下。"张慧春照办,很快程序就好了。为解决这个问题,周宏平彻夜未眠。
2011年,机电院在南通市广益机电有限公司建立了实习基地。自那时起,已走向院长岗位的周宏平仍然每年带10多个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基地顶岗实习,和学生吃住在一起一周以上,指导他们研究课题、设计方案、制定产品加工工艺等。
他培养的学生,都真刀真枪能解决实际问题,很受企业青睐,如今他的很多学生目前就职于全球500强企业。
不仅对于自己的学生倾注心血,作为院长,周宏平还呕心沥血为全院的学生培养搭建好平台。
2012年,为适应现代企业需求,周宏平在学院组织创立"卓越工程师班"。为让学生能在企业顶岗实习,周宏平带领院里老师走遍了江苏林业装备的龙头企业,最终与中国福马集团下属的多家企业签订校企联合培养协议,使"卓越工程师班"的学生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有了稳定平台。如今"卓越工程师班"毕业的学生50%以上都被实习企业聘用,继续从事林业机械方面的相关工作,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在人才输送间的无缝对接。
团队与学院发展:始终呕心沥血
对学生倾情付出的周宏平对于团队年青人的培养和学院的发展同样倾注心血。
2000年,周宏平组建"林业机械及其智能化"科研团队,当时只有8人,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团队有11人,副教授以上7人,90%为博士,可谓"精兵强将"。
20年来,周宏平带领团队拿下了国家863计划专题、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课题专题、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据统计,从2008年开始,团队承担省部级项目达到19项,累计经费达1898.7万元。
团队成绩的取得与周宏平长期以来良好的带队理念和关心团队每个人的发展分不开。
对于团队建设,周宏平有自己的思路和理念。"建团队,要先把架子搭好,再明确目标和方向。"到2006年,团队逐渐把目光瞄准在"林业机械与智能化"上,在这个大方向下,又形成了6个子方向,每个子方向上都选定1名牵头人。这些研究方向相互联系、相互交叉,任务落实到人,每位成员都有专攻的领域。
为形成合力,十几年来,周宏平要求团队保持每月定期正式交流一次,随时随地进行小型的、非正式交流的传统。长期以来,团队形成了经常横向交流,彼此启迪、促进的良好氛围。
为让年轻人能够成功申报项目,他精心安排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带领指导年轻老师,以老带新;工作安排时,给年轻人空间和机会;申报项目时,让年轻人勇挑大梁;他还创造机会让团队每个人出国交流。
周宏平对于团队人员的关心和爱护,张慧春感触很深。2009年,张慧春要参加公派出国英语培训,费用非常高。她当时工作不久,经济上很有压力。"不要有任何后顾之忧,经费问题我来解决!"后来,周宏平从课题划出一部分经费给她,剩下的他自己个人帮她出了。2004年8月,张慧春要买房,周宏平得知后,主动借了2万元给她,并且叮嘱她:"不要着急还,安心学习。"如今,这份关心和爱护一直温暖着张慧春。
2003年,有关领导曾动员周宏平报名竞聘院领导,他婉拒了。2007年,领导又找到他,周宏平这时觉得,作为一名教授,自己有责任有义务为学院发展出一份力,学院发展了,平台高了,大家的发展才会好。
带着这份神圣的责任感 ,周宏平出任机电院副院长,3年后,担任院长。
在任职期间,他带领学院成功申报"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并于2016年获批江苏省重点学科;"现代林业装备虚拟仿真实验中心"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连续两次斩获四年评选一次的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实现该院省级教学成果奖零的突破,2018年获全国教学成果二等奖,林业机械慕课也建成上线,并推广到其他高校和企业。
尤其是申报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周宏平带领学院核心小组人员连续奋战一个多月,天天讨论,反复修改材料数十遍,最终经过学校和学院的不懈努力,,成功获批机械工程一级博士点,让学院发展又上了一个台阶,成为江苏省第6个拥有该学科一级博士点的高校。
科技服务:情系百姓,成果受欢迎
"基层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作为一名工科教授,周宏平认为他的职责不但要教书育人,还要研发出成果为企业和老百姓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林业病虫害专用防治装备一直处于空白,只能借用农业植保机械,无法实现快速大面积林业防治的需求。2000年,根据调研20多个省市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周宏平开始带领团队运用压力雾化和风送喷雾原理,转向高射程喷雾机的研发。
经过反复实验,周宏平团队研发了低量风送高射程喷雾机技术,并在2003-2006年间形成了从25m-45m射程的四个系列高射程喷雾机。该机本领超强:不但射程高,穿透力强,还可实现精准打靶、高附着,广泛受到农场百姓的欢迎和认可。
周宏平团队还根据不同林地的要求,先后研发出7个类别,18个型号的林用施药装备,涵盖了病虫害防治需要的几乎所有的相关设备。
高射程喷雾机不仅种类多样,工作效率还是农用植保机械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用水量更少,有效挽回了因病虫害造成的材积损失。
但成功的背后总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
1997年,海南农垦橡胶林白粉病泛滥,前后订购了数百台周宏平团队研发的背负式烟雾机。但由于机器研发尚未成熟,老百姓使用起来很不方便,直骂周宏平团队人员是"骗子"。
技术不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得不到老百姓的认可,周宏平以此为耻。那段时间,他一周往返海南数次,带领团队反复修改图纸,方案确定后便立即回工厂连夜生产,机器生产出来又立马奔赴海南给老百姓试用。"老百姓的橡胶林病害不等人啊,我们要尽可能减少他们的损失。"周宏平说。
最终,经过周宏平精心修改后的附加装置得到了海南农民的认可,有的工人发现升级版机器不仅好用效率还高,便偷偷把它藏了起来,这让周宏平一行哭笑不得。1998年,团队将海南农垦购买的机器全部免费改装升级,这一举动在海南农场界传为佳话。
艰苦的付出,让周宏平收获了令人钦羡的荣誉和奖项:主持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荣获"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林业科技工作者" "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成绩的取得是他长期高强度的工作结下的硕果,为此周宏平的身体每况愈下。2016年体检时,报告显示有些指标有问题,医生提醒一定要重视。但周宏平以为挺一挺就过去了,根本没有重视,照样每天凌晨三点起来工作。"有很多重要的工作等着我去牵头,我歇不下来啊!"周宏平说,2018年9月,把全国教学成果奖的申报材料报上去后,他再也支撑不住了,才到医院去看病。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身为教务处处长周宏平回到工作岗位。在他的领导下,2019年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12个,省级一流专业6个,与北林齐头并进,一流专业数名列林业高校前茅。
"能在自己的任期内,为学校多做点事,我很欣慰!"周宏平说。
(谌红桃)
(周宏平教授在指导团队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