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感动南林人物"防疫一线守护人"团队

发布时间:2020-11-23浏览次数:3文章来源:南林大博物馆档案馆文字:摄影:责编:审核:


    守大门,这是一件看似很平凡的事。

    在疫情中守好大门,这是一件伟大的事。

    有这样一支团队,日日夜夜坚守,他们面对的,不仅是雨雪风霜,还有让人谈起就沉重、恐惧的新冠病毒。这场全民的新冠病毒阻击战,他们站在最前列。他们的身后,是超千亩的学校,是在册的数万师生,是一千六百多户居民。

    他们平凡而伟大,他们的坚守,呵护着每一个南林师生与居民。

    他们是南京林业大学保卫部""防疫一线守护人"团队。


保卫校园的逆行者

---记第七届感动南林人物"防疫一线守护人"团队

   十月的校园,色彩斑斓,活力四射。讲台上老师旁征博引,图书馆里同学聚精会神,运动场上健儿生龙活虎,日子在祥和丰富中缓缓流过。保卫部的办公室里,江涌、张瑞的回忆把我们带回年初,带回抗疫情的艰辛时刻:大年初一的排查,正月里一日三顿的快餐面,风雪中的坚守……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一个金句瞬间浮现:“你的岁月静好,是有人在默默担当。”

   请和我们一起走近校园的守护神。

    

最勇敢的担当——“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

   “我们其实没做什么,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采访伊始,保卫部综合科科长江涌谦和地对记者说道。

   庚子年的新春不安宁,1月23日武汉封城前夕,从武汉到南京的人骤增,疫情的阴影开始弥漫。1月25日是春节,下午5时许,收到省教育厅《启动江苏省教育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通知,江涌立刻赶到学校,南林疫情防控战由此打响。

江涌首先开始排查武汉籍的教职工、学生,了解他们是否在校园;排查鄂特别是鄂A开头的车辆,联系车主,询问情况。学生加老师四万余人的信息,江涌坐在电脑前,只身一人核查到了深夜。

   1月26日,初二,传统上走亲访友的日子。南京大雨,校园大小7个门江涌一个个走过,叮嘱校卫队员注意武汉的来人与车辆。春节期间人手不够,陆陆续续,学校的各个进口开始关闭,只留下西大门进出。同时,严格地对出入校人员信息进行核查,在校园周边安装防爬刺,严防有人翻墙翻门进入。



   由于学校防疫物资紧缺,人流量大。处在学校防疫第一线的门卫时刻有着感染新冠的风险。“要保护好团队每一个成员的安全。”为购买口罩、测温枪等防疫物资,江涌冒着年初二的大雨,跑遍了南京几十家药店,但这些防疫物资已被抢购一空。“没有口罩,就等于打仗没有盔甲。”情急之下,江涌想到生活在口罩主要生产地苏州的妹妹,他立刻打电话求援,妹妹在苏州封城的最后时刻赶去口罩生产厂的南通库房买到了2000个紧缺的N95口罩,几经周折,江涌拿到口罩,第一时间分发给保安人员。

   防疫关键时期,江涌没有了周末周日的记忆,没有了上班下班的概念,他像一支上了弦的箭,随时奔向需要的岗位。唯一过的一次休息日,是清明节祭扫。好在疫情中妻子的单位不上班,承担了全部的家务。



负重忍辱的平凡英雄

   一顶蓝色帐篷、一张长桌,几把木椅、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守候,这是校卫队员工作环境的真实写照。

   “防疫刚刚开始时,我们连吃了近一个月泡面哩!”巡逻队队长张瑞苦笑道。由于过年再加之疫情影响,南林大的食堂与周围商铺几乎全部歇业,一月底二月初时全南京市蔬菜食品供应都紧张,泡面成为队员们的一日三餐充饥的唯一食品,直到2月16日校领导协调南林大厦开始供餐。

   在日日吃泡面的同时,校卫队还面临着天气恶劣、人员紧张等方面问题,疫情最严重时,南京的气温经常降到零度以下,校卫队要在寒风中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坚守,以确保校园的绝对安全。一天下来,大家常常冻的嘴唇发紫、腿脚僵直,夜班保安的辛苦就更不用说了。“下了班,要用热水泡好久才有暖和的感觉。”至今张瑞回忆那段日子,还有寒气。


   

   人手不足是校卫队面临的又一大问题,虽说疫情期间上班的师生不多,但南林大居民一千六百多户,每天人流量几千次。查验身份、测量体温、开门放行,为了兼顾效率与安全,一个通道口至少需要三个保安。寒假、春节期间外地员工回乡导致人手紧缺,疫情初期保卫人员都处于加班状态。张瑞常常是早7点上班,晚上10点半下班,压根没有休息日。劳累过度导致免疫力下降,8月初这个精壮的汉子身体很不舒服,还坚持上了几天班,后来去医院检查,是患上了带状疱疹。医生说这是劳累造成的免疫力下降导致的。

   校卫队的成员大多属于外聘职工,他们年龄偏大,拿着最低标准的工资,肩负抗疫前线的重大责任,在执行疫情防控政策过程中,还常常面对各种冲突。有人因不符合疫情防控要求不被允许进校园,直接用车堵住校门;有人因外地亲属要进校园被拒绝吵闹不休。同样的检查手续,有人觉得太严,有人觉得太松。

   “我们不怕苦和累,只希望大家多给我们一些尊重。”说着说着,张瑞这位在疫情中既要负重又要忍辱的男人眼眶红了起来。

   校卫队人员各司其职,任劳任怨,做好本职工作。队长杨勇、指导员封蕾的工作量每天都比平时增加了好几倍,但他们从未抱怨过,时时刻刻都把疫情防控与校园安全放在第一位。副队长冯加祥在疫情期间一直没有放松日常巡逻,校内教职工反映有一黑色狼狗在家属区扰民,他带着专业人员进行2次围捕,终于在4月22日抓捕成功并送至流浪犬收治中心。高奇、戴伟按疫情防控要求认真做好进校登记资料整理备查的工作,进校登记资料装满了100多个档案盒,丝毫不乱。



管控用情 阴霾时刻提升校园温度 

   疫情肆虐的时候,莫名的恐惧让习惯了安宁生活的人们极度不适,保卫部的同志用严格制度管控的同时,也用一片真情传递着校园温度。他们尽量采取对教职工与校内居民生活影响小、带来不便少的防疫措施。对于确实存在困难的人员,尽可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主动做好防疫宣传与咨询劝导工作,帮退休教师送菜到家、帮老人报备健康情况、守护生病老人......这些已经成为保卫部抗疫情工作的一部分。队员陈令娣在巡逻时发现二村6幢一名老人无法行走回家,帮助搀扶老人回家;队员张军巡逻时发现在图书馆附近有位老人晕倒,立即拨打120,并守护在老人旁边,通知门口同事沈平在西门引导救护车前来救援;二村34幢308住户家属上班无法报备,家里老人行动不便,队员高奇带着资料及苏康码截图去社区代为报备。

   南林的老师和居民也在用自己方式表达对逆行者的感谢,分管校领导、郝明灼老师、肖春老师等送来了速食食品、芦蒿,人参茶、肯德基、瓶装水……校卫队疫情期间收到了很多独特的礼物,带着满满的南林之爱。

   抗击疫情,是一场看不到硝烟的战斗,事实上,病毒确实比硝烟更狡猾更凶猛。当时学校每星期一都要召开疫情工作研判会,对防疫工作及时研判,并随疫情形势转变及时采取对策。在“防疫一线守护人”们的努力下,南林校园做到了疫情零输入、零扩散,平安有序!说起抗疫成功原因,大家首先给保卫部党支部点赞。


  

   保卫部有12名党员,抗疫战斗打响后,他们靠前指挥,分成4组,在学校通道口驻扎带班。按“五个一律”的要求,制定《校门管控操作手册》对来校各类人员严格审核登记身份信息、测量体温、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校园。记者问值班人员,二三月份病毒猖狂,你们在第一线,怕不怕?值班人员说:“不怕,处长、科长都和我们一起守门,我们不担心。“显然,党员们的核心作用,引领作用和表率作用增加了这支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随着抗疫形势的改变,学校也由原来的封闭管理转向严格管理,但防疫工作仍在继续。让我们一起致敬感动校园的平凡英雄——防疫一线的守护人。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