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重为:我的“木材防腐”情结(一)

发布时间:2021-03-05浏览次数:3文章来源:南林大博物馆档案馆文字:摄影:责编:审核:

    本文作者:金重为教授(南京林业大学化工院退休教师)


一、举办铁道部木材防腐技术训练班

    1977年间,时任林化系副主任的王传槐老师从北京带回来一项任务,要为铁道部举办一个木材防腐技术训练班,以适应铁道建设事业的发展,提高木材防腐质量,提高防腐人员技术水平。 学习时间暂定为一个学期,学员名额为四十名,培训人员的文化水平在初中毕业以上。根据铁道部的要求,我们初步制定了教学计划,安排任课教师:尹思慈(木材学40学时),王书翰(微生物学基础50学时), 徐星汉(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基础110学时),金重为(木材防腐工艺学70学时)。另外,再开设木材虫害及防治(王爱凤)、木材干燥(孙令坤)和分析仪器(参观)等三个专题讲座。在所有这些课程中,其它课程都有现成的教材和教师,唯独木材防腐工艺学根本没有可用的教材,就连有关的资科也很难找到,这对我而言是个全新的任务,压力很大。但组织、领导对我的信任,又不能不接受,经过再三考虑,我向王传槐主任提出一个要求:我说,我毕业后进入植物水解组,然后去辅导制浆造纸,后来又去搞马来松香,现在又要从事全新的木材防腐,这次改动很大,我也已经是40岁的人了,经不起再折腾,所以希望组织上答应我,以后不要再让我改行了。王主任当场就答应了我的要求,这就意味着下半辈子我就要和木材防腐为伍了。既然决心己下,没有退路了,就要好好计划,从编写木材防腐工艺学教材开始,我们首先跑图书馆找资料,把稍微有些关系的资料都收集起来,仔细阅读,使自己对木材防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就到木材防腐工厂去,向工人和技术人员请教,了解和收集生产过程和设备等资科。最后把收集的资料集中,阅读、消化、吸收。为了加快速度,还打报告请留学英国博士周慧明先生翻译英文资料供编教材时参考。为什么还要打报告呢?因为当时周慧明先生由于历史的原因还处于隔离审查时期,要改造思想,不能搞业务。要她翻译资料,就是搞业务,当然需要报请党总支书记批准才行。由于当时时间的确紧迫,总支书记还是批准了我的要求。铁道部也很重视,特地派了哈尔滨三棵树木材防腐厂的一位老工程师来南京协助我编写教材。历经一年多时间,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国第一部木材防腐工艺学教材终于编成了。

    大概是1978年6月份,木材防腐工艺学教材编好交付印刷了,其它教材和准备工作也基本就绪,筹备组向铁道部作了汇报。很快,铁道部于1978年6月21日正式下文(78)铁物字840号文件:关于选送人员参加木材防腐技术训练班学习的通知。根据文件通知的精神,我们决定1978年9月1日开班,1979年1月11日结业,王书翰老师当班主任。来报到的学员一共41名,他们分别来自吉林镇赉木材防腐厂、黑龙江三棵树木材防腐厂、辽宁苏家屯木材防腐厂、北京木材防腐厂、江西鹰潭木材防腐厂、湖北武汉木材防腐厂、四川成都木材防腐厂、广西柳州木材防腐厂等铁道部八大部属防腐厂,以及昆明铁路局开远材料厂、云南省铁路建设工程公司、抚顺露天矿务局、黑龙江省邮电管理局所属木材防腐企业及保定木横担厂等。

    通过系领导王传槐老师、任课教师、班主任王书翰老师以及学员们的共同努力,终于圆滿完成了培训任务,1979年1月11日举行结业典礼,铁道部还专门派了一位司局级干部亲临祝贺。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举办的全国性木材防腐技术培训班,从后来的回访和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绝大多数经过培训的学员都得到提拔、重用,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很好的作用。此后,我们又对江苏及全国的木材公司、贮木场及有关的木材行业的管理、技术和操作人员进行了1-2个月的木材防腐知识的培训。这些对我们学校而言,有这么一大批南林学子奋斗在全国的木材防腐战线上,大大提高了南林在我国木材防腐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着手研究,翻译书籍,出国深造

    铁道部木材防腐技术训练班已经圆满结束了,我们在培训学员的同时,自己也得了培训和提高,对木材防腐行业的意义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时,周慧明先生也解除了隔离,重获自由回到教研组,大家聚集在一起,畅谈心得体会,都觉得我国森林资源贫乏而木材需要量又很大,如何延长木材使用寿命,减少森林资源浪费显得尤为重要,而木材防腐就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有效方法,在我国一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于是,就在周慧明和王传槐老师的带领下,着手开展木材防腐剂和竹材防霉防虫的研究。在查阅资料时,王传槐老师看到日本《木材工业》杂志第32-33卷(1977-1978年)连载的“木材虫害”专题系列讲座,同时还找到一本英文的《木材防腐》都很有参考价值。经和林业出版社钱彧镜总编联系,认为这两本资料有参考价值,同意翻译出版。经商定,由王传槐和王书翰翻译日文资料,由王传槐和金重为翻译英文书,并请周慧明先生担任校审。经过将近一年的夜以继日的艰苦努力,终于翻译完成,这两本书分别定名为《木材虫害与防治》和《木材防腐》,并分别于1982年2月和1982年9月由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这可是我国第一本正式出版的木材防腐和防虫的外文翻译本,它对于国人了解国外木材防腐和防虫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普及木材防腐、防虫知识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并且也大大提高了南京林学院在国内木材防腐界的声望和地位。

    达成共识后,我们一边做试验研究,一边翻译图书资料。也是一个巧合,大概是1979年上半年, 学校从黑龙江农学院调来两位英语教师,王大来和程仪宜夫妇,先生善长笔译,夫人口语很好。为了发挥他们特长,学校决定办教师英语班来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只招收18名教师学员,幸运的是我成为1/18,参加了英语提高班学习。学习了约半年后,1980年初,突然传来林业部要来人选拔出国人员的消息,学校要求英语提高班的老师都参加选拔。一个多月后,林业部外事司来人了,先笔试,后口试,考听力,然后将试卷和录音都带回北京去集中评定。这样,来来去去3-4次,最后确定全国林业系统出国预备人员43名,而我校英语提高班就有13名,约占30%,我也在其中,记得林化系还有邰瓞生和冯辉明老师。接着,出国进修的专业和国别也下来了,我只记得木材干燥和木材防腐去加拿大和美国。因为我的家庭出身不好,所以觉得出国和我没有关系,考过了,也就算过去了。但王传槐老师再三劝导和坚持要我报名,使我非常感动,我终于鼓起勇气填了报名表,签了字。报教育部政审通过后,由教育部指定于1980年9月去上海外国语学院出国人员培训部学习。1981年2月通过结业考试,成绩良好,予以结业。这样,国内所有程序都走完了,只要收到美国接受单位发的邀请函,就可以办理出国手续了。这次我作为教育部选派的访问学者去美国学习木材防腐与改性专业,如果当时没有王传槐老师的劝导和坚持,我就失去了这次出国学习的机会。

    我于1981年9月底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环境科学与林业学院,师从John Meyer教授,学习“木材改性工艺学”知识; 师从John Siau教授,学习“木材防腐工艺学”知识; 师从Robert A Zabert教授,学习“木材微生物-木材瘸朽及其防治”知识。他们都是美国,乃至世界上都很有名的学者教授。通过听课、做试验、参观工厂、出席学术交流会、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等活动,对这学科的历史、现状和今后发展趋势有了较广泛和深入的了解,并结识了不少业内专家教授。

    为了多走走、多看看、多学学,根据学校和系里的安排,经我国驻美大使馆教育处同意,我于1982年5月转到美国农业部林务局南方林业试验站,师从许忠允资深研究员。因为该试验站专门从事美国南方松的开发利用的研究工作,许忠允先生在木材胶粘剂和人造板的开发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所以我一方面学习胶粘剂和人造板一方面的技术知识,一方面进行南方松防腐技术的研究,参观了很多工厂、试验室,出席了很多学术会议,收集了很多技术资料,还玩了不少美国名胜古迹,接触了各种职业和阶层的人员,对美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我于1983年11月学成回国,历时两年零两个月。

    王传槐和王书翰老师也先后到美国学习深造。周慧明先生于后来赴美国进行学术考察和交流。


三、编写教材,建实验室,设立专业,开展科学研究

    回国时,我带回来许多资料,两套幻灯片,还有十几支木材腐朽菌,这些对木材防腐与改性专业的教学和科研都非常有用的。

    1.编写教材及其它出版物

    (1)木材化学处理工艺学 (金重为编,1984年);

    (2)木材防腐工艺学 (金重为编,1985年):

    (3)木材改性工艺学 (金重为编,1985年);

    (4)木材胶粘剂和涂料 (金重为、季永新编,1992年);

    (5)木材防腐 (金重为、朱江编,获江苏省高校电教教材二等奖,1989年);

    (6)木材防腐学 (周慧明主编,金重为、尤纪雪参编,高等林业院校试用教材,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1991年)。

    (7)木材工业实用大全:木材保护卷 (汤宜庄、刘燕吉主编,金重为副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2002年);

    (8)中国林业辞典:木材化学处理 (金重为、周慧明、王传槐、王爱风,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1994年);

    (9)农业大词典:林业 (胡藯苍主编,徐家骅副主编,程芝、金重为等,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1998年)。

    2.建立实验室

    (1)1982年间,用周慧明先生的课题费,请中国铁道科学院木材室的郭惠平研究员设计一套真空/压力法木材防腐处理小型设备,并由该院派工程师负责制造和安装。由于采用蒸汽加热,锅炉启用比较麻烦,又没有专门的锅炉工,所以建成后没有使用过。后来,该防腐处理设备用于学生教学实习用。这些设备随着“木材防腐与改性”专科的停办和场地另有用处而拆除。

    (2)1984年间,系里对“木材防腐”是很重视的,为了解决科研实验室的问题,特别将工艺实验室最西边的两间房子暂借给我使用。经改造和添置仪器设备,建成能够进行微生物无菌培养、灭菌、无菌接种台、真空浸注木材、木材改性处理、以及常规的化学分析等功能。这个实验室也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拆除。太可惜了!

    3.设立“木材防腐与改性”专科

    自1985年开始,在林化专业本科班里开设“木材防腐工艺学”选修课。

    随着教材编写完成,实验室已经建立,并且已调入尤纪雪老师,后来又留下林化86届毕业生何文龙组成专业课教师班子,再调入张宪良当实验工。这样,办专业的条件基本具备。于是打报告申请在林化系设立“木材防腐与改性”两年制专科,得到学校批准。该专科从1986年开始招生,1988年毕业。在毕业生分配的过程中,发现当时我国木材防腐工业不发达,社会上对该专业毕业的大学生需量量不大,这一届毕业的30多位学生虽然都对口分配到现有的木材防腐企业和事业单位,但如果我国的木材防腐工业没有发展起来,那么以后继续培养出来的学生要想对口分配会越来越困难。我们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设法在课程设置中增加“木材贸易”,“涂料与胶粘剂”等课程,以拓宽专业面,增加就业面。虽然想了许多办法,做了许多努力,但大环境没有改变,这些努力都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所以,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下定决心,忍痛割爱,于1988年暂停“木材防腐与改性”专科,改为“精细化工”专科并招生。但人还在心不死,我下决心,一定要为促进我国“木材防腐与改性”工业的发展贡献毕生精力!

    4.开展科学研究

    我们“木材防腐与改性”学科自1978年成立以来,算起来在这个学科工作过的有:周慧明、王传槐、金重为、王书翰、王爱凤、尤纪雪、叶汉玲、张厚文、赵桂华、钱大正、何文龙、宋桢、张宪良等十三人。他们由于各种原因来了,也由于各种原因走了。尽管他们在这个学科有早有迟,有长有短,但他们都或多或少为这个学科作出过贡献,这个学科永远记住他们。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这个学科开展的与木材防腐与改性有关的科学研究有:

    (1)1982--1987林业部课题“竹材化学防蛀技术的研究”。(周慧明、王爱凤、王书翰、钱大正、张厚文,获1988年江苏省科技进步肆等奖,获1988年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2)1984--1985 江苏省木材公司委托课题“非洲木材害虫及其杀灭方法的研究”。(唐祖庭、金重为、周之江、王传槐、李宗硕、江苏省物资局木材公司,获1985年度江苏省科技成果肆等奖,获1986年林业部科技进步叁等奖)。

    (3)1984--1989 国际合作课题“天然耐腐材有效抗菌成分的研究”。(金重为、邰瓞生、尤纪雪、许忠允,荣获1993年中国林学会木材工业分会的中林奖),

    (4) 1986--1989 国家经贸委课题“新型木材防腐剂的研究”。(金重为、尤纪雪、何文龙、宋桢、铁道部成都木材防腐厂张国玮,获1994年林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叁等奖),

    (5) 1986--1089 国家经贸委课题“木材的湿法保管”。(金重为、王传槐、尤纪雪、张厚文、何文龙、张宪良)。

    (6) 1986--1989 国家经贸委课题“木材腐朽菌库的建立”。(王传槐、王书翰、叶汉玲),

    (7) 1990--1991 国际协作课题“木材的乙酰化处理”。(金重为、新西兰林业研究所Robert Booker)

    (8) 1992--1994 铁道部委托课题“煤杂酚油乳化技术”。(何文龙、尤纪雪、金重为),

    (9) 1994--1995 围际协作课题“竹材的生物防霉防变色研究”,(金重为、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 Jeffrey J.Morrell),

    (10) 1994--1995 国际协作课题“木材熏蒸剂的研究”。(金重为、美国俄勤冈州立大学Jeffrey J.Morrell),

    (11) 1995--1995 国际协作课题“用木材腐朽前后的力学强度变化来测定木材腐朽程度”。(金重为、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Darrel D.Nicholas),

    (12) 1996--2001 林业部948项目“木材阻燃防腐技术的引进”。(金重为、鞠昭年、张雪元、黑龙江林科所、东北林业大学主持)。(我们已完成实验室和扩大的中间试验后,因东北林业大学中断提供经费而不得不中断),

    (13) 2000--2005 林业部948项目“木材干燥-防腐一体化技术的引进”。(金重为、孙令坤、叶汉玲、姜萍、福建厦门涌泉木业公司主持)。

    (14)2002--2005 国家计委项目“中国木材节约和代用研究”。(该项目由木材节约发展中心主持,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合作完成,参加人员达72位,其中工程院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8人,参加人员80%具有高级职称,金重为名列第8位。获2007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全国物流与采购行业科学技术的最高奖项,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知名度,特别是在国家有关政府部门、企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受到重视,品脾效应越来越突出,起到了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四、出国交流,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隨着“木材防腐与改性”专科暂停招生,学生没有了,课也就没得上了,并且我们所承担的课题也都相继完成了,一下子我们就没有工作量了。而此时,学校强调工作量要和个人的收入挂钩,在这样的情况下,同事们要找出路,求发展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不甘心、不愿放弃,那怕只剩下我一个人,我仍然会坚守这块阵地,因为我认为“木材防腐与改性”学科在我国应该有发展前途的,现在碰到的困难是暂时的,我了解到欧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木材防腐与改性工业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至今仍长盛不衰,这说明这个学科社会是需要的,是有生命力的,只不过目前我们自已还不够强大,还没有找到突破点。

    为了充实提高自己,进一步了解国外情况,1994年4月至1994年12月,我应邀以客座教授的身份赴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林产品系与Jeffrey J.Morrell教授在木材熏蒸剂及竹材生物防治霉菌和变色菌方面进行了协作研究,并出席美国西部木质电杆防腐学术研讨会。此后,又应邀于1995年1月至1995年6月转至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林产品实验室,与Darrel D.Nicholas教授协作,在木材防腐剂抗腐力的测定方法及木材防水剂防水性能的研究。这两所大学的林产品系在全世界都是很有名的,这两位教授也是世界上业内顶尖的教授,我向他们学习了很多,并结识了很多知名专家,的确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受益匪浅,更坚定了我从事“木材防腐与改性”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回国后,我一边带研究生,一边给部分年轻教师讲“木材防腐与改性”课。记得1996年的某一天在路上遇到当时已经是副校长的余世袁老师,他建议我向林业部打报告要课题。我认真考虑了余校长的意见后,给林业部科技司的寇文正司长写了一封信,信中在介绍了自已的简历后,提出希望能在木材防腐与改性领域的研究方面为国家出力。大概过了几个月,果然接到通知要我到林业部开会。到林业部后,才知道是关于“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项目”事宜。由黑龙江林科院提出的《木材阻燃防腐技术的引进》被选中,并组织南京林业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参加。当时我们三个单位一致推举我代表项目组作立项报告和答辩,都顺利通过了。我们由金重为、鞠昭年、张雪元组成的课题组工作很努力,攻克不少难关,进展比较快,很快就把小试样品做出来了,经和标样对照,光谱图完全相同。1998年,我们就在江都进行扩大试验,生产出来的产品到福建厦门涌泉集团有限公司用生产设备对马尾松板材进行阻燃防腐处理。处理后的材料送成都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1998年12月7日检验报告收到,检验结论是:“经检验,该材料各项指标均符合难燃材料的规定要求。按GB 8624-1997判定,该材料燃烧性能达到GB 8624 B1级。”后面因为经费没有落实等种种原因,中止了该项目的研究工作。

    但,一分耕耘,终有一分收获,也算是对我前面工作的肯定吧。

    1992年4月被评定为教授职称。

    1993年被授于林业部一九九二年度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1996年6月27日被南京林业大学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1997年10月1日享受国务院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8年9月30日退休。本来校人事处已经通知我可暂不退休,继续工作的。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