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传槐教授(南京林业大学化工院退休教师)
一、大学学习、进修
我出生于1931年,祖籍湖北汉川。中学、大学都是在武汉度过的。1949年5月武汉解放,我有幸考上了武汉大学森林系,原武大森林系学生很少,我们入校时,四年级只有一位学长,三年级有三位,二年级有二位,我们这个年级一下就招了近三十位学生。我们从二年级开始分学科学习,我分在林产化学学科,基础课方面除数学、物理课外,重视了加强化学基础课,如普通化学、定性分析化学、定量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大都是和化学系同学一起上课的。外语课开始两年还是有英语课,此后学习俄语并花去不少自学时间。专业课有:林产化学及加工和有关的实验课,几乎占了四年级的主要学习时间。在三年级结朿后,系里还安排我们去江西赣州造纸厂,实习了一个多月。后因院系调整,武汉大学森林系并入新成立的华中农学院。
1953年在华中农学院毕业后留校,安排在化学教研组从事有机化学教学工作,至1956年8月调到南京林学院。此前,因全国高校院系再次调整,华农林学系的师生已早我一年于1955年迁入南京林学院。分管林化教研组工作的的黄希坝老师找我谈话,分给我的任务是负责未来的林产工业微生物学与发酵方面的教学工作,这对我來说是我在大学期间基本上都未有什么接触的学术领域,困难较大,我硬着头皮接受了这个任务。接下来就努力进修学习,克服困难,逐步充实自己,适应工作需要。
回想起来,这个进修提高经历了较长的过程,也是个在学习后工作、工作中学习的过程,我真正的进修是1956年秋后到1957年秋,到当时的南京工学院化工系、食工系,跟食工系57届同学随班听课,主要学习了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工业微生物学、酒精发酵生产等课程,并参加了有关实验课,这班同学一同作实验。有些课还参加了考试。好在都学下来了,也确是打下了一些基础。真要由衷感谢当时讲授微生学及酒精发酵工艺学的檀跃辉老师。
1957年冬,苏联专家日图辛副教授來校讲学、培养研究生。这对我也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既是苏联专家办公室负责人,也是随班听课的学员。专家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列宁格勒林学院林化专业毕业生的有关毕业设计资料,尽管是俄文,我大都还能看懂,还边看边翻译摘录,收获不小。研究生毕业前都有一个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这个环节我也参加了。参与了一位研究生的酵母车间生产设计,从工艺流程、平面布值、物抖衡算、热量衡算、设备选型、效益分析等都按要求做了。经专家指导,从中学习了许多设计知识。
此后,我又先后到上海酵母厂、上海酒精厂和江门酒精厂参观、实习,更进一步丰富了我对微生物发酵特别是对酵母生产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为日后的教学和科研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文革结朿后的1981年,经黄希坝老师推荐,受美国华盛頓大学麦卡锡教授邀请,我得到一个去美国西雅图华大进修访问的机会。在半年出访期间,我参与了该校化工院生物工程实验室的造纸废水甲烷发酵研究,并旁听了几门有关微生物和生物化学课程,还到该校有关图书馆参阅和收集了众多有关发酵和木材防腐等方面资料。
通过这次出访,丰富了我的细菌及其发酵方面的知识和理论基础。Dr.麦卡锡当时已是高龄老教授,对我细心指导、关爱有加。特别是为我开车到离市区很远的机场亲自迎送,至今令我仍十分感动!我回国后又相继有余文琳、钱萍、王书翰等受麦卡锡教授邀请出访该校,进修学习。
二、我的教学、科研工作
我1956年调入南林后,教学工作是从接受进修教师开始的。1958年前后來系的进修人员,总数达400余人。所有这些进修生从接受进校到生活、教学安排都是在当时的杨致平院领导指导并在学校有关部门和教师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完成的。各进修班的教学计划都是系领导指示由我制定后按计划进行的。好在这些学员学习很努力,心无旁骛,都按期完成了各自学习任务。
在此期间,我为进修三班主讲了植物水解工艺学,并带领他们下厂实习,直至毕业。1961年,我参加了首届林化专业学生植物水解工艺学课的部分教学工作,指导过他们的微生物实验课。1963年为59级主讲植物水解工艺学有关微生物学和酒精发酵与酵母生产工艺学。1987年前后为木材防腐专科学生上过有关微生物与发酵工艺方面的几门课程,还参加了为铁道部主办的木材防腐培训班的部分工作,该班的教学工作主要是由金重为、王书翰几位老师完成的。
回想起来,在几十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先后为本科生、专科生开出过的课程主要有:植物水解工艺学、工业微生物学、酒精发酵、果酒发酵生产、木材微生物学。其中以工业微生物学讲课次数为多。从1985年开始培养研究生,先后指导的硕士生有徐辉、姚国民、丁少军、陈锐等四人。此外,还协助有关老师培养指导研究生六人。
我所指导的研究生大都从事高活性生物酶产生菌的选育、漆酶高产菌的分离纯化与应用以及制浆造纸废水的生物处理。在此期间,与国外学朮交流也逐渐多了起来,如在1980年前后,从查阅文献中得知美国北卡罗拉大学的美籍华裔学者张厚民教授在纤维素和木质素酶解方面的研究工作卓有成效,我主动通过通信与他取得了联系和交流,随着交流的深入,双方都表示了人员交流的意愿,实现了人员互访,张厚民教授來我院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访问,我系的邰瓞生老师也去该校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和科研工作,并发表了多篇质量较高并受到国外同行专家好评的论文。
从此,两校的学术交流和研究人员往来不断,直至今日。需补充的是,在我与张厚民教授取得联系后,他也去了日本东京大学并遇见当时还在该校的李忠正老师,为此,在和我的后续通信中,他还问我李是否是我的同事。从此,两校后续的很多联系与交流就大都是因李老师的工作和努力促成的。
1989年3月,应日本东京农工大学Prof.原口隆因邀请,我去该校和东京大学参观访问。1988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教的Dr.J.A.Buswell邀请我去该校访问和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我感到他们学校生物工程领域科研条件很好,为此我向他提出并推荐丁少军前去该校参访并进而攻读他的博士研究生,建议得到了Dr.Buswell的同意,促成了丁的深造,也为他成为今日化工院教师队伍中的重要成员创造了条件。我们林产化学工专业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农林纤维资源水解利用,从上世纪50年代以酸法水解为主改为以生物酶法为主,我认为这是十分正确的,也是世界公认的趋势。生物酶的重要來源是微生物,其中又以真菌酶更为重要,所以在我的科研工作中,收集、筛选优良产酶菌珠及从高山密林和自然环境中采集微生物样本,并从中分离、纯化岀优良产酶株,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历经多年努力,在黄希坝、王书翰、邵孝询等老师国内调研并收集酶源菌的基础上,我又于1973年同王书翰、张大成一起跑遍了近半个中国,从许多中内高校调研收集了许多优良的产纤维素酶菌,回校后并进行了筛选。此后我又利用出国访问、接待外宾等机会收到了一些优良菌株,还通过美国大使馆为我们寄來一支戉糖酒精发酵的真菌。在此基础上我们化工院于1982年前后建成一个菌种保藏室。为菌种培养、保藏、培养基更新等叶汉玲老师作了大量工作。
通过我们老师和我研究生的努力,我协助指导的博士生冯年捷在王汉忠老师帮助下,从紫金山老林中收集和分离出高活性漆酶菌二个菌株,我指导的丁少军从我校树木园收集并组织分离出优良产木质素酶菌三株,我还从镇江一部队农场取样分离出半纤维素酶高产菌一株。研究生徐辉完成了一果胶酶高产菌筛选纯化。
在此基础上,我和王书输、叶汉玲、丁少军等老师进行了纤维素酶、漆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等多个课题研究并先后完成和发表了数十篇论文。自80年代中期先后主持并完成了林业部及国家下达的科研项目共六项。1994年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白腐菌酶系及其应用潜力的研究。1997年主持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杨树叶等纤维废料生产蛋白饲料研究,该项目于1999完成并通过了江苏省计经委主持的鉴定,受到评委们的一致好评。参加该项项目攻关研究的除前面提到的教组内老师外,余文琳、高鸿海二位老师也是攻关的主力。
在完成此项目过程中及以后,建成年产2000吨酵母蛋白饲料厂、年产100吨饲用复合酶厂各一座。此后又在王汉忠、余蜀宜等老师支持、协助下,建成年产60吨棉麻纺织用复合酶制剂小型工厂一座。在完成上述任务前后共申报国家专利四项,其中获授权一项,获专利公告三项。
我参加了植物水解工艺学全国试用教材的编写,于60年代初由林业出版社出版。与我院王书翰和东林潘老师合作,由我主编出版了林产工业微生物学全国试用教材,1991年出版。担任林产化工手冊编写组长、副主编工作,出版时间1980年。此后参加全国林产化学工业全书的编委及发酵与酵母生产部分的编写工作。
与外单位协作,主持完成木材缺陷图谱国家标准,我院参加人有叶汉林、赵林果二位老师。80年代还与金重为和王书翰老师合作先后完成英文版木材防腐和日文版木材虫害与防治二本译著。在译文过程中,施锦忠老师帮我抄写译稿,费时费力,特此致谢!我于1986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84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在社会工作工方面,曾任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工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林学会木材防腐学组副组长、中国木材标准基础委员会委员、林产化学与工业期刊副主编、南京林学院学报编委。1993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国家特殊津贴。1994年退休。后因“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原因,又工作了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