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在康,我校原林业科技研究室主任。老人家已年愈九旬,距最初见到陈嵘先生已经过去70年,可当年的事情,在黄老师的记忆里却一直如新。随着黄老师的回忆,我校先贤,著名的林学家、林业教育家、树木分类学家陈嵘先生的往事一一呈现,那个真实可敬的大学者仿佛就在身边。
“我们森林系是比较苦的”
黄在康于1951年考入金陵大学森林系,刚进入大学就要参加口试,这个口试就是由时任森林系主任的陈嵘先生负责。陈嵘详细地询问了新生们的户籍、爱好、毕业院校以及个人的学习情况,并对同学们说:“你们是到大学里来读书的,一定要有吃苦耐劳的准备。我们森林系是比较苦的,要到林地里去进行调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做人要堂堂正正的”
放了寒假,因为家里比较贫穷,黄在康没有回家的路费,只能留在学校过年,和他有相似情况的还有四五个人。陈嵘一看,怎么春节都没回去啊,就给了这些人中年纪较长的孔宪书一些钱,让他在金陵大学的小食堂里置办一桌饭菜。陈嵘对留校的同学们说:"年夜饭我陪你们一道吃。"
饭桌上,陈嵘和大家分享林学上的故事,讲述了南京历朝历代的趣闻,询问了同学们的复习情况。他跟同学们强调:“做人要堂堂正正的,不要贪图人家的便宜,更不要打别人的算盘。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底线,并要能够守住自己的底线。”
“拿这些硬币买票方便些”
上个世纪60年代,有一次,黄在康出差到北京开会,趁着一天休会,去看望原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陈嵘先生。先生非常高兴,拉着他到林科所各个地方参观,留他吃饭,详细地询问了黄在康的工作情况,再次告诉他为人处事的道理。
黄在康离开时,陈嵘一直将他送到公交汽车站,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把硬币塞到黄在康的手里,说:“拿这些硬币买票方便些。”黄在康很感动,连忙表示:“我有,我有。”陈嵘却道:“有也不行,必须拿着!”收下了这十多枚硬币,黄在康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师依然像长辈一样,关心体贴学生。回到南京后,黄在康特意写信给陈嵘老师表示感谢,并祝愿他身体健康。陈嵘回信道:“你的信我收到了,你祝我身体健康,我会保证的。你自己也要注意保重身体,工作要搞好,和同志之间的关系要处好。”
在黄在康的印象里,陈嵘老师的生活简单得很,一个人吃食堂,穿的也很普通。解放前的大学教授大多西装革履,陈老师基本上都穿长衫,经常是洗得褪了色,穿布鞋从不穿皮鞋,好像一个老农民的样子。
“我和陈嵘老师是老乡,他待我一向很好,他把自己到日本和美国留学的故事都讲给我听,跟我说做人品德一定要好。”黄在康道:“陈老师的这些好一直印在我的记忆深处。”
原文来源:《南京林业大学报》第716期
黄在康口述,杨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