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今年的6月24日,是南京林业大学校老校长、著名的林学家、林业教育家郑万钧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日前,国家林草局科技司、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了"水杉今日犹葱茏"的主题展览。
据介绍,展览主要分为实物捐赠、历史资料图文和有关水杉的邮票三大部分,从郑万钧的家世、遇名师、命草木、定水杉、掌管南林校务、著书立说和传承水杉精神等八个重点,细细述说郑万钧的主要生平事迹、科研贡献和宝贵的"水杉精神"。
展览的第一部分为"明初心,与林结缘",主要介绍郑万钧的家世以及他的求学经历。郑万钧出生于徐州的一个商人家庭。他的伯父希望他从商,继承家业。但是他立志从林,报考了江苏一农的林学专业(南京林业大学前身),从那时起他就和南林结下了不解之缘。
郑万钧在求学的路上虽然幸运,但起始的学历只有中专。于是,他孜孜不倦,求学不辍。郑万钧遇到了像钱崇澍、胡先骕等林业名师的提携帮助,奠定了他一生的事业基础。其中,名师胡先骕与他一起发现并命名了在20世纪植物学界被认为濒临灭绝的树种:水杉。这个事件当时惊动了植物学界的很多国内外专家,被认为是20世纪植物学的最伟大发现之一。展厅中展出了一张在湖北谋道溪发现的第一棵水杉标本树的大照片和相关的水杉标本,记录了这一重大的事件。
展览的第三部分"越千山,极命草木",主要介绍了郑万钧先生作为一个树木分类学家,跋涉千山万水、开展野外调查的艰辛历程。观众们看到一张20世纪30年代他在川康地区考察路线图,展示了"五上天目、三登黄山、三入川康",研究松杉科植物的艰苦探索路径。在展厅里,人们看到郑万钧家属捐赠的一件放大镜。这是郑万钧当年风餐露宿、艰苦研学的"武器"。
据了解,1929至1939年,是郑万钧先生密集进行野外调查的重要10年,为他原始的学术性创新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他几乎走遍了江浙的山山水水。
前两次入川后,郑万钧写下了著名的《西康东部森林的考察报告》,这个也成为了他日后博士论文的基础。1936年,他到峨边去调查森林资源,写的报告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提出解决成渝铁路所需的枕木资源,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外汇。
因为这些贡献,郑万钧得到了公费资助赴法国留学的机会。展厅里,展出了这本全法文的博士毕业论文。这是郑万钧当年赴法国留学后,在8个月时间内顺利完成学业的证明。
发现并命名水杉是郑万钧最为标志性的学术成果,而水杉的发现过程也充分体现了科学家们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的精神。“这些都是水杉发现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图文资料。这个是当时郑万钧先生在《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新编)》上发表的水杉的论文。这是1978年郑万钧主持的‘水杉繁育技术’获得国家全国科学大会奖,这是当时他获得先进个人的获奖证书......”展览的第四、第五板块,再现了这一难忘的历程。
"一人行速,众人行远。"上世纪50年代,他主编了全国第一本中国树木学教材。现场展示的《中国树木志》(第一卷)文稿 132.8 万字,于1981 年定稿。第二卷文稿共 200 万字,也经他审过一遍。后来,学生们继续编写。1983年,《中国树木志》(第一卷)出版,直到2004年终于完成了第四卷,前后历时20多年。
任命他为南京林学院副院长的任命书,是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的。从1952至1962年,郑万钧在南京林学院做了十年院长之后,就调任到北京,先后担任中国林科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
在展览的第八部分,一张郑万钧获得的1955年科学院学部委员的证书让人眼前一亮。第一届学部委员总共只有233人,郑万钧和梁希先生是林学界仅有的两位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征镒与郑万钧是同一年评上的院士。他在《郑万钧专集》序言中如此写道:"郑老的治学特点,我想有两个字:一是勤,二是苦;还有两句至关重要的话:一是名师指点,二是勇于创新。
据了解,自上世纪50年代起,郑万钧就带着本科生、研究生、青年教师参与《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中国植物志》(第7卷)和《中国树木志》三部巨著的编撰。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文采在回忆录中写到:"郑老编写《中国植物志》第七卷时,将柏科交由我做。1978年,该书出版时,我仔细看过柏科的全部内容后,了解到已完全不是我所写的初稿了。但在柏科的作者中,郑老却把我放在了第一位。"此书完稿后获得林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鉴于中国森林资源贫乏,木材短缺,郑万钧特别重视速生丰产林技术措施的研究。1959年,他组织气象、土壤、森林生态、造林、森林经理等学科青年教师去福建杉木中心产地——南平溪后乡蹲点搞调查研究,总结杉木丰产经验,提出了杉木造林的宜林地选择和造林技术措施,写成《南平溪后乡调查报告》。展览的第五第六部分,这些类似的调研报告比比皆是。
南京林业大学老校徽的图案是由水杉叶子、水杉球果设计制作的。水杉精神已演变为以郑万钧科学家精神为代表的一种精神财富,渗透到该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活动之中。南林大党委书记赵茂程在展览开展仪式上说,南林大以传承弘扬水杉精神为己任。以郑万钧先生为代表的先驱和继承者们,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办学初心与使命担当。水杉精神是一座光辉璀璨的丰碑。学校传承弘扬水杉精神,坚持办学特色,坚定走林业人才自主培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