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龙: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添彩增“植”建工人

发布时间:2024-03-11浏览次数:10文章来源:博物馆、档案馆文字:摄影:责编:校友办-方杰锋审核:

座右铭:

执着于理想,纯粹于当下。


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郑志龙,男,1988年11月生,2011年6月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中共党员,现任园林集团第二分公司党支部委员、副总经理。曾荣获2015年度上海建工集团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度园林集团能工巧匠、2017年度园林集团绿色先锋、2020年度上海市建筑业企业优秀项目经理、第三十二届上海建工集团十大杰出青年——期望奖等荣誉称号。

       2011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经过13年的磨练,他从技术员到项目经理,再到分公司副总经理。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一级建造师(市政、房建)和一级造价师执业资格。



奋力追梦促成长

勇毅前行的绿色先锋


       郑志龙紧随集团全国化的步伐,努力参与开拓外埠市场,参加工作以来,负责的项目遍布全国各地。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中留下了许多他的身影:2012年奔赴新疆昌吉建设北疆最大的人工湖中央公园;2015年前往福建泉州,参建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2019年青海海北州原子城环境整治项目他倾情付出;2021年选择投身援疆项目——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保护开发工程,为文化润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范围,郑志龙也积极出动,在江苏南通、海安、苏州、浙江岱山和安徽六安负责六处生态公园营建项目,参建的项目面积累计约400万平方米。作为一名上海建工园林人,他为能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绿色发展,践行公园城市理念而欣慰自豪。



攻坚克难勇担当

业务扎实的能工巧匠

       新疆昌吉滨湖河中央公园是昌吉市政府一号工程,项目设计遵循绿水青山理念,在原有堵塞河道开挖15万平方米的人工湖,人工湖如何做到防水,且防水做法适应冻融交替是个技术难题。在师父的指导下,郑志龙和设计施工团队反复研究,决定采用15cm厚粗砂垫层、HDPE膜、10cm厚中砂保护层和10cm厚覆盖层软底做法,岸边驳岸防芦苇穿刺则采用膨润土防水毯施工。相比传统的硬底做法,具有缓冲保护功能的软底做法有效地克服了当地冬季冻融对防水材料的损害,节省了大量混凝土材料,也缩短了工期。为了更好地将江南园林植物搭配的方案在新疆落地,郑志龙走遍昌吉周边30多家苗圃,通过换填棉花地种植土、重修剪、坑式保水种植及大树冬季包裹过冬等措施来提高苗木成活率。

       南通紫琅公园是南通市级重点工程,主要技术挑战在于利用自然地基堆筑26米高土山。面对工期紧、无地基加固措施的现实困难,作为项目负责人,郑志龙秉着严的标准和钻的狠劲,带领土方施工团队接连考察上海及周边地区人工堆山的成功案例,研究借鉴案例项目的堆山工法,与设计、监理和当地专家研究商讨出井字盲沟排水的自然堆山施工方案。项目施工另一大难点——如何营造山体绿化种植效果,他遵循乡土树种优先、落叶和常绿树种7:3混交、林冠线和林缘线起伏延绵的营造手法。通过不断设计尝试和与当地植物专家的沟通探讨,成功寻找出既保障施工质量又兼具视觉效果的平衡方法,成功营造春花、秋色、夏荫、冬姿四季山体绿化景观。经过近6个月的日夜奋战,80万方土、3座土山保质保量顺利堆筑完成。

       近年来,园林绿化项目综合性越来越强,多以EPC模式建设,商务管理尤为重要。他专注商务管理专业知识,注重经法商联动,带领项目团队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获园林集团商务比赛一等奖,2021年获上海建工集团商务比赛三等奖。



理想信念根基牢

作风过硬的党员模范

       在海安生态廊道项目建设中,为进一步强化党组织对于项目生产工作的领导,特成立临时党支部,郑志龙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党的建设与项目生产互促共进,紧张的项目攻坚阶段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近400天的奋战,上海建工园林人从无到有完成了20万平米的绿化种植、铺设了6公里的市政道路、架设了5座市政桥梁、建成了1座43米的古塔。竣工后的海安生态廊道项目被评为江苏省公众最喜爱的高品质绿色空间以及江苏省最美跑步线路。

       2022年上海疫情关键时期,郑志龙带头踊跃报名投身到金山方舱医院运维管理工作中。39天疫情防控工作,身处一线的他深深感受到上海建工的国企使命担当和上海建工青年群体巨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



       对于未来,郑志龙这样说道: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自己定当牢记并践行上海建工集团执行力、诚信、工匠;三大文化基因,高扬奋斗精神,在绿水青山的生态建设道路上砥砺前行,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来源:上海建工集团团委新媒体中心)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