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公众号推出我和南林的故事系列文章均摘自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穿越时空的记忆一一我和南林的故事》一书。
本书由南林校庆办公室和党委宣传部广泛征集校友回忆文章编撰而成。全书收集校友与在校师生文稿 110余篇,都是夫子之道,直抒胸怀,真实地记录了南林人的故事,展现了南林成长、变化、发展的风貌和师生之间真诚、朴实、纯粹的友情。
全书共分三辑,第一辑《那些年,那些事》,记述了校友们在南林读书工作期间那些难忘的事情,真实而且感人。第二辑《那些师,那些友》,讴歌了我国林业先驱者和坚守教学岗位的老师们献身林业,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高贵品质以及五湖四海学子的同窗情、舍友情 、师生情。第三辑《那份情,那份爱》,用炽热的情感,诗化的语言,抒发了南林人对学校的爱戴之情。
这是一部珍贵的南林校园的写真集,在瞬间能把我们带回到当年,仿佛这其中就有你和我的影子,你和我的故事,回忆无穷、回味不尽。记忆昨天,启发今天,开创明天。
——摘自张树泉《序》
那些年,那些事
我们感动着
——水杉剧社排演话剧《热血》纪实
柏昱
从2003年7月开始,我们一直被感动着,并且感动着许多人。
这一切都源于一位八旬老人和他所写的一部话剧。
缘起:一位老人的执着 一段历史的震撼
2002年的一天,我从著名表演艺术家田野老师手中接过了厚厚一摞文稿。那是田野老师的老师,著名导演周特生先生所撰写的一部十四集电视连续剧《路漫漫其修远兮》。迫不及待地一气读完了剧本。我被深深地打动和震撼了。
我是看着周老的戏长大的,但只知道他是一位造诣深厚的话剧导演,并不了解他是人间地狱渣滓洞的幸存者,更不敢相信,已经年逾八十的他支撑着重病的身体,洋洋洒洒以剧本的形式写下了这几十万字的亲身经历。
提到渣滓洞,我和许多人一样,马上会想到的是江姐、许云峰、陈岗等一系列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和他们宁死不屈的动人事迹。可在周老的这部作品中,我却了解到了另一些没有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员。他们在渣滓洞中与敌人周旋斗智,为改善生存条件进行合法斗争,为保存革命力量迎接新中国的到来做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而这段历史在以往同类艺术作品中从未被表现过,并且每个人物都有原型,每段情节都有据可稽。我意识到自己遇上了一个极好的作品。我便和田野老师一道恳请周老将其改为话剧,让我们南京林业大学水杉剧社排演。没想到周老一口答应,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剧本的改编。2002年作为向党的十六大献礼的重点剧目,话剧剧本在《剧影月刊》上发表了。
2007年6月,时任省委宣传部部长孙志军来我校观看话剧演出并与剧社同学亲切握手
2002年夏天的一个上午,我和田野老师登门拜访了周老。从周老夫人的口中我了解到,为了这个剧本的创作,2000年由于连续高强度的写作,周老中风病危被送进医院抢教;2001年周老患脑疾的儿子状况不好,老伴赶去银行取钱,准备送孩子去医院就诊,交待正在写作的周老照看好儿子。可等老伴从银行回到家时,儿子已经没气了。而沉浸在剧本创作中的周老却一点也没察觉;2002年在修改剧本的过程中,周老又突发心肌梗塞,几次被送到医院抢救,可他不顾医生的叮嘱,病情稍有好转就又开始了写作。老伴劝他不要这么拼命,他说:我得抓紧,赶在十六大前完成向党献礼啊。
于是,我很快完成了导演工作剧本的缩编改写。在改编剧本的过程中,我一直觉得,这个戏像一条红色的血脉,流淌过半个多世纪,把周老、田野老师和我以及水杉剧社的同学们四代人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我感到当年周老他们那一代共产党人的热血,仍然在我们的血管里流淌。由此,我将剧名改为《热血》。
准备:一个明智的选择 一次决策的远见
2003年初,经水杉剧社艺术指导、著名表演艺术家、国歌词作者田汉先生之女田野老师推荐,在认真论证的基础上,校团委决定投排多场次叙事体纪实话剧《热血》。在阅读完周老的剧本后,校团委一班人立即召开会议,专题讨论剧本的排演操作事宜,并及时向校领导做了汇报。经过认真研究,校领导不仅决定斥资投排话剧,而且强调要把此剧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点项目抓实抓好。据此,校团委在剧社招考选定演员后决策,利用暑假组织全体演员前往重庆歌乐山渣滓洞监狱原地参观学习。经过充分准备,2003年7月中旬,剧社师生一行30余人登上了开往大西南的列车。
在参观渣滓洞时,我要求所有演员根据剧本提供的史实,在各自所扮演角色曾呆过的牢房里滞留5分钟。当时天气闷热异常还下着细雨,同学们静静地在牢房里或蹲或站,努力地去感受牢房里的光线、气味、温度,并藉此让自己的心与先烈的英灵产生共振。许名同学在参观日记中写下了对狱中5分钟的真切感受。张坤的扮演者卜艳同学写道:我面对着墙壁,闻着从墙内透出来的霉味,忽然想到,当年的革命英烈,特别是像我一样的女性,她们要忍受比男性更深一层的痛苦的折磨。江姐的扮演者李想同学写道:短短的5分钟,让我贴近了先烈,让我生命经受了一次洗礼。
排练:一位老艺术家的奉献 一群业余演员的热情
在同学们去重庆之前,田野老师就因糖尿病、心血管病住进了医院。可她人在病床却心系《热血》。当我们在重庆参观学习时,她已经在病床上逐字逐句把导演工作本改了两遍。病情刚刚稳定,她就不顾医生的劝阻,几次从医院跑到学校辅导同学们的小品、片段排练。出院后,她更是全身心扑到了排戏上。特别是在后期的连排中,她不顾七十高龄,说台词反复示范、走调度身体力行,好几次都工作到夜里12点以后。
在田野老师的具体指导下,经过一周的反复练习,演员们大致把握了所扮演的角色。其后,我们又用了一周多的时间进行关系小品的练习和片段的试排。直到十一长假,我们才正式进入剧本排练。
进入剧本排练之后,许多演员都放弃假期休息,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排练中。扮演徐远举的左宏成同学,外公去世他谁也没告诉,强忍悲痛坚持排练。后来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他说:我不想因为自己的事影响大家排戏的情绪。扮演刘国志的吴慧杰同学为了演好带镣入狱,不断揣摩。一天,他在上厕所时忽然找到了感觉,便忘我地在厕所里走起了戏,把别人吓了一跳。
经过七天的高强度排练,我们奇迹般地粗排完了前三幕。为了能在年底把全剧树起来。国庆之后。大家充分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在复习迎考的同时,艰难地拿下了剩余的三幕戏。
演出:我们被感动着 我们也感动着许多人
2003年12月8日,话剧《热血》的连排彩排终于与观众见面了。由于健康和演出环境的原因,创作者周特生先生十分遗憾地没能亲临现场观看。可他委托老伴给大案带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并由他的学生田野老师在开演前进行了宣读。演出历时120分钟。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和各院部的主要领导、《剧影月刊》编辑部以及来自南京大学,江苏省老年艺术团、《新华日报》等单位的离休老干部们和江苏人民艺术剧院的一些专业演员观看了演出。
2004年2月,剧社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又对本剧进行了重新调整排练。经过近一年的辛勤努力,2004年5月24日,话剧《热血》正式与观众见面,并连演4场,轰动了校园内外。
2004年5月26日晚,原重庆歌乐山渣滓洞监狱幸存者、本剧作者、86岁高龄的周特生先生亲临演出现场,与校领导、省优秀基层党组织考察组成员,以及省、市戏剧界、学术界专家学者一同观看了演出。在当晚的演出中,30名学生党员面对台上在烈火中幻化成雕像的英烈和鲜红的党旗,重温了入党宣誓仪式。演出结束后,周老走上台去深情地说道:渣滓洞死难的战友们,你们安息吧,今天我党又注入了新的血液,他们将继续高举共产主义旗帜,艰苦奋斗一生,为了实现我们伟大的理想共产主义而鞠躬尽瘁。此刻,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观众都流下了激动的热泪,其情其景感人至深。
在话剧《热血》排演的近一年时间里,水杉的师生们被英烈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也用自己的故事感动着许多人。
那位叫欧卓锋的老水杉。他几年前已经毕业去澳大利亚留学,这次本来是利用假期回到南京会同学见朋友的。听说剧社在排戏,他一定要求我安排一个哪怕是龙套角色。为了这个只有一句台词的龙套角色,他把原定返澳的日程推迟了十多天。由于旅途劳累,从四川回宁后过艺群同学视网膜脱落住院手术。出院之后就全身心投入排戏。在《热血》排演期间,扮演孙元良的许峻荣同学经受了两度失去亲人的打击。从小到大,许峻荣是姥姥最疼爱的外孙,2003年暑期推练中,许峻荣的姥姥病危,他坚持到排完戏才赶回家,连姥姥的最后一面也没见着。今年,在演出前一天的夜里,正在排练的许峻荣接到妈妈的电话。妈妈告诉他,舅舅刚去世。关了手机,许峻荣强忍泪水继续排戏,当排完戏中为龙光章烈士开追悼会一场后,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跑到幕布后躲在角落里独自哭泣了好一会儿。可想到演出迫在眉睫,他擦干眼泪,不露声色地又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扮演难友的张姗姗同学,没有一句台词,可每次排练仍然准时到达。在戏中最后大屠杀一场中,她倒地时脚踝狠狠撞到了台阶上,立刻肿了起来,可她仍然坚持着站到了谢幕。
令演员难忘的还有两位导演的临场加餐。水杉成立4年来,两位导演一直坚持着一个规矩,每场演出前一定要自己掏腰包,给全体演员加餐。而这其中,田老师亲手调制的色拉最受欢迎,被大家称为水杉之爱。这次演出演员多达45人,虽然每人只尝了一小口色拉,可为了这份水杉之爱,田老师忙了大半天。很多同学也许还不了解,这个规矩是田老师从自己的父亲田汉先生那里继承下来的。
南京演出:现众的高度评价
话剧《热血》的演出在我校引起了轰动,连演4场,场场爆满。许多同学甚至是站着看完长达两个小时的演出。同时,演出也引起了省、市戏剧界、学术界专家学者的关注。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董健先生不仅亲临现场,还带了自己的好几位博士生一同观看演出;南京艺术学院演艺学院表演系和舞美系的同学,也在系主任郝光老师和盛晓鹰老师带领下,饶有兴趣地观看了演出。另外,著名剧作家、电影《第二个春天》的作者刘川先生,原省文化厅剧目创作室主任李培健先生,省戏剧家协会秘书长杨丽娟女士,江苏话剧院院长高英女士,副院长蔡伟先生,著名演员、原江苏话剧团团长邹济潮先生,著名演员、原江苏话剧团艺委会主任张毅然先生,闻讯后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观看演出。2004·第4届中国大学生戏剧节组委会的杨乾武和陶子两位老师,也特地从北京来宁观摩。更难得的是,正在校内进行省优秀基层党组织考评的考察组全体成员,在校领导的陪同下,于5月26日晚,观看了演出。
演出之后,领导、专家、学者对话剧《热血》给予了高度评价。
晋京参演:打动北京观众 引起媒体关注
2000年举办的中国大学生戏剧节,是集中展示高校戏剧作品演出的全国性重大活动,对参演节目有较强的专业性要求。2004中国大学生戏剧节组委会有关人员来宁观看了《热血》一剧的演出后,当即力邀《热血》进京参加2004中国大学生戏剧节,并将该剧指定为闭幕式献演剧目。
8月21、22日,《热血》在北京北剧场连演两场。原国家文化部副部长,渣滓洞集中营幸存者、剧中钟伯的生活原型,已有九十高龄的仲秋元老先生也亲临现场观看了演出。
在演出后的座谈中,观众和专家对演出给予了一致好评。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著名专家田本相说:在几届大学生戏剧节的戏剧当中,这个戏是非常有分量的。校园戏剧对大学生的艺术熏陶是很重要的,但是用这样的形式自我教育也是很重要的。我们今天也是另外形式的一种战斗,我们的责任比前辈并不轻松。我认为校园戏剧应该有这样的精神。
《热血》在北京的演出还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北京日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南京日报、文艺报、影剧月报等数十家媒体记者纷纷撰文报道该剧的演出盛况。
作者
- 作者简介 -
柏昱,南京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干部,江苏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团话剧团南京林业大学水杉剧社艺术指导、总导演,曾担任CCTV-11、江苏影视频道、南京电视台文体频道特约总导演,主要作品有:20集电视连续剧《无花果》等(编剧),话剧《热血》等(导演);大型综艺节目《非常周末》(策划、编导),栏目剧《百姓聊斋》(策划、编导)等。担任迎接香港回归倒计时100天电视晚会《百年归航》,纪念中国电影诞辰一百周年晚会《百年银幕 粉墨春秋》(CCTV-11),2007、2008、2009、2010、2011年CCTV-11春节特别节目《红红火火拜大年》等多场大型文艺晚会的策划、编导、总导演。
(来源:《穿越时空的记忆一我和南林的故事》、中国林业出版社 作者:柏 昱
排版:汪雅丽 校审:杜成颖 责编:方杰锋 审稿:刘子超)